陈文惠/摄
一家单位、一个景点,如果有了名人挥毫题写的墨宝,无形之中就会增添许多传统文化韵味。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块由著名美术教育家、国画大师刘海粟先生亲笔题写的“汕头市潮剧团”牌匾(见图),笔力遒劲、洒脱飘逸,上面还有“刘海粟题”四字落款。说起这块牌匾的来历,潮剧研究专家沈湘渠老师打开话匣子,细细梳理了汕头市潮剧团发展演变的脉络。
新中国成立前,汕头地区主要有老正顺、三正顺、老源正、老怡梨、老玉梨和老赛宝六大戏班。解放后以六大班为基础,成立剧团剧场管理站。随着社会稳定戏曲繁荣,各县纷纷组建专业潮剧团,城镇农村业余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潮汕大地处处锣鼓铿锵五音飞扬。
1956年,以正顺潮剧团优秀人才为主,包括知名演员姚璇秋、郭石梅、萧南英等,加上各剧团精英成立广东省潮剧团。这是一支名家名角荟萃的队伍,一时风靡整个潮汕,成为潮剧剧坛的一面旗帜。1958年,由广东省潮剧团和源正、三正、怡梨、玉梨、赛宝等剧团联合组成广东潮剧院,分五个演出团。1961年,被抽走不少骨干的正顺潮剧团归属汕头市,称汕头市正顺潮剧团。1965年,与原玉梨潮剧团班底合并调整,改名汕头市潮剧团。由于两个剧团不少知名演员已归属广东潮剧院,演出实力严重不足,汕头市潮剧团决定开办训练班,在社会上招收青少年学员,培养潮剧新人。剧团办班的优势在于,有一个宽广的舞台供学员实践和锻炼,学员们有了上台实操的机会,表演水平自然很快提高。郭楠、方展荣、王瑞芬、张无碍等一批优秀演员,正是在学习班崭露头角,在舞台上迅速成长起来的。
“文革”中,广东潮剧院各演出团和汕头市潮剧团受严重冲击,大批艺术骨干遭批挨斗,艺人纷纷被遣散改行转业。汕头市潮剧团也被撤消,1972年恢复建制。1983年7月,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潮剧团和广东潮剧院同属汕头市委宣传部主管,两单位合并,至此汕头市潮剧团正式宣告结束。
那么,国画大师刘海粟和潮剧有何渊源?汕头市潮剧团又因何能请其题名呢?湘渠老师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 80多岁高龄的刘海粟偕夫人夏伊乔莅汕采风,住在汕头市文化宫。虽然已是声名斐然的书画大家,但他依然谦和温婉,平易近人,应邀欣然提笔挥毫,赐下“汕头市潮剧团”几字墨宝。喜获大师题字后,汕头市潮剧团将其做成木匾挂在位于利安路的剧团大门上。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剧团原址改建,牌匾被摘下保存,并于后来作为展品陈列于潮剧艺术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