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知识
   
二四谱《昭君怨》
、燕乐、俗乐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全音与半音概念与十二平均律制殊异,在七声音阶中出现许多3/4全音和1/2半音,音级常有微升微降的游移现象,旋法极讲究润饰和作韵,使调式色彩变幻奇妙,让人回味无穷。
  潮州音乐演奏的乐谱是采用二四谱、工尺谱,新中国成立后使用简谱。“二四谱”是潮汕古老的谱式,以二、三、四、五、六表示音阶各音级的音高,即sol、la、do、re、mi。其高八度的sol、la 以七、八记之。二四谱基于五声音阶,当其以七声出现时,“二变”之音(降si、fa)则是将原三、六(la、mi)两音提高一个二度(游移的二度)而获得。
所以,潮州音乐的音阶组合形式有所谓“轻三六”(简称轻六)、“重三六”(简称重六),“活三五”(简称活五)以及“轻三重六”、“反线”等调,皆出自“二四谱”的易音变奏而得称,并各自体现特定的情绪气氛,分别擅长表现轻松欢愉、深情激越、悲怨缠绵、幽闷思恋、逸畅谐趣等气氛情绪。
  为了让记者更直接地了解二四谱,郑志伟专门从家中拿出《养竹山房民国念三年十二月立于暹京旅次郑祝三乐谱》,这是其多年来收集整理的二四谱、工尺谱的潮州音乐珍贵资料。他选取了二四谱、工尺谱各一首,以最传
  47
     
   
潮剧知识  
统的方式演唱。郑志伟表示,这种具有音阶概念的数字乐谱,往往只在谱面上提示一下基本旋律骨架。历来弦诗的记谱只记骨干音,也称基本谱。基本谱给演奏者留下再创造的空间,让每位乐人都可以根据手中的乐器特性,通过加花、减字、拆句、造句、润饰、叠催、移调、旋宫等变奏,重新结构曲子,并进行全新的演绎。而潮剧演员在演唱时,也能通过这种独具韵味的音乐演绎出潮剧唱腔的魅力。
  不同的记谱方式,都是为了让乐者了解音乐的旋律,方便演唱和演奏。如今,当很多人看到二四谱、工尺谱都感到很陌生,上面的各种字体其实就是简谱中1、2、3、4、5这些音符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郑志伟说,二四谱是一种比较难学的古乐谱,初学者需要在老师的演示下才能较好地读唱。随着潮剧的改革、新音乐文化的引进,如今的记谱法改为简谱或五线谱。现在懂得读二四谱的人非常少,只有极少数音乐艺人才能熟读。
  潮州音乐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保存至今天实属不易,它是依靠民间艺人口口相传来完成艺术传承的。潮州音乐具有独特的章法和美学依据,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郑志伟告诉记者,自己一直珍藏并已
研究近十年的有近代潮州筝名家郑映梅留下的《养竹山房潮音乐谱》,目前他已与5位潮乐研究者一道将二四谱翻成简谱,接下来他将把其录制成光盘,将二四谱的演唱方式等记录下来,让这种古老的记谱法得以传承。
郑志伟研究二四谱、工尺谱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