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市慧如剧场“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的舞台上,由演唱该剧已经20年的老戏骨邓少珍扮演“李三娘”,表演伊始,“李三娘”在台内叫了一声“苦啊”,肩挑桶儿,悲怆愁苦,步履沉重地出场,眼神、水袖等的细节表演同时到位,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
如今,邓少珍扮演的“李三娘”已经是第三代“李三娘”了,吴筱南老师告诉记者,现在舞台上“李三娘”所穿的乌衫已从斜襟改良为对襟的款式,同时也点缀了一些镶边的刺绣,“如今舞台上的乌衫已经有所点缀,比潮剧艺术博物馆中展示的这件最古老的乌衫已有所改良,对襟的款式搭配刺绣的镶边,不会太素净,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
尽管乌衫随着时代进步、人们审美变化等因素而式样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水袖的长度,“乌衫标准的水袖长度是一尺八,而且材料基本一样。”吴老师说。 |
乌衫角色以情入戏表现悲剧人物 |
“潮剧青衣如要演好悲剧角色,就要做到以情入戏”,吴筱南老师告诉记者,扮演乌衫的角色一般都是表现悲剧人物,例如《芦林会》中的庞三娘、《扫窗会》中的王金真等角色,这些青衣角色的表演都给观众呈现出善良的弱者形象与悲剧色彩。演出时较注重情真意切,感情饱满而又委婉动人,以情托声,声情并茂。“演青衣,要演得叫人落泪,台上台下同声悲伤。” 经典的乌衫角色,《井边会》中李三娘咬指写血书一段的表演最为典型:“别郎容易见郎难,遥望关河烟水寒,数尽飞鸿书不至,井台积泪待君看。十六年前容颜改,八千里外心怎安?早回一日能相见,迟来一刻见面难!”演员凭借哀怨凄楚的戏文曲调,运用哀鸣的声腔,令人悲从中来,潸然泪下。可见,青衣戏浸透着一个“情”字,要做到以情做戏,以情传戏,才见其艺术感染力。
乌衫是潮剧舞台人物造型的组成部分,潮剧的行当是从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身世、地位、素养、性格等方面概括出来的,因为乌衫(即青衣)是苦项,扮演悲剧愁苦的角色,所以用最简朴素净的式样反映在服装的设计上,这也是潮剧舞台表演的特色之一。 |
|
|
|
45 |
|
|
|
|
|
|
李德鹏 郭玺信 |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南国奇葩”的美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潮剧演唱用真声,唱念用古谱“二四谱”,韵味浓郁。这种古谱用文字记谱,与如今的数字简谱和五线谱有极大的差别。那么这种如同“天书”的记谱法有什么奇妙的奥秘蕴含其中呢?
广东潮剧院潮剧艺术博物馆的展柜内张贴着这样一幅喷画,分别是两张泛黄的纸张组成,自上而下有规律地记录着一连串的文字。左边标注着《柳青娘》的便是二四谱,正文以“二三四五六七八”这七个文字来表示,在部分文字的右下角还加注红色的圆圈等标识。若不是下方的介绍,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古老的记谱法。在二四谱旁边的是另一种记谱法——工尺谱,它则是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文字来记录,与二四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什么是二四谱呢?有音乐专家认为,“二四谱”的来源有古琴说、古筝说、弓弦说等,众说纷纭,但现在大都偏向古筝说。潮剧研究学者、潮剧国家一级作曲家郑志伟长期研究潮州音乐,他告诉记者,二四谱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及福建漳州一带的一种古老的记谱法,多用于潮州弦诗、潮剧及白字戏的乐谱。二四谱在潮州音乐中使用年代较为久远,自明清以来,正字、西秦、昆腔、外江等剧种音乐传入潮州,工尺谱也随着传入。 被誉为“华夏正声”的潮州音乐,其曲体结构具有民族格式特点,迎合民族审美习惯,它与我国古典诗词格律的起承转合有密切关系,曲调具有清丽、明亮或内在含蓄、淳朴典雅等特色。旋法以五声骨干音为主,虽有六声、七声音阶的运用,但实质是“奉五音”的关系。乐律音阶与我国古代雅乐 |
|
|
4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