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潮剧团《金花女》剧照 广东潮剧院一团《金山战鼓》剧照
纪念建党95周年潮剧现代戏晚会剧照 汕头市潮剧团《程咬金智救薛仁贵》剧照
广东潮剧院二团《香罗帕》剧照 广东潮剧院一团《金花女》剧照
     
   
卷 首  
  对于戏曲创新,学界争论不休,有人“恋旧”,有人“嗜新”,各有各的理由。恋旧的人强调,“对传统要有敬畏之心”。这当然可以理解,但光有敬畏也不行,还要学习、继承,更要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创新,我们今天看到的传统其实就是昨天开拓创新的结果。
  古代众多戏曲怎么来的?显然不是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无数艺人为了生计、为了观众,不断学习摸索创造出来的。作为推动新剧种形成的主要动力,民间戏班为了生存不会固守所谓的“原汁原味”而不去增加新元素,他们去外地演出时会经常吸收当地唱腔、歌舞,借用当地方言,乃至最终形成新剧种。有时连名称也逐渐改变,京剧是典型例子,戏曲评论家陶雄就指出,京剧的父母并不姓京,而是姓徽、姓汉,京剧的子孙也不一定姓京。
  中国戏曲不是孤立的艺术,而是向来注重兼收并蓄,比如通过把不同的表演艺术集中在一个场所演出,从而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东汉时期张衡的《西京赋》里就有杂技、歌舞等同场演出的记载;北魏时在洛阳的寺庙里集中演出百戏;唐代长安的庙会上可以看到大量说书、杂技、歌舞等不同表演形式;北宋出现的营业性的“瓦舍”更是常年集中各种技艺演出。戏剧评论家马也认为,这种集中演出,既促使各种艺术互相竞争,也促进它们之间相互吸收、渗透、融合。经过长期的演出实践,不同的艺术综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于是,新的艺术形式诞生了,这就是在12世纪形成的以歌舞手段演故事的中国戏曲。
  对于戏曲的创新,有人说,“‘嗜新癖’们的盲目‘创新’,的确能给戏曲的传承带来灭顶之灾!”这是典型的“受害者思维”。戏曲衰落是因为创新太多?这样的结论令人啼笑皆非。照此逻辑,是不是无创新或创新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