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汇演,备受赞赏鼓励。期间余学勤、张如仙二位同学还分别获得1954、1956年业余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唯一奖项)。
  当时,社会上潮剧很盛,但学校里却少有潮韵,且侨中素以歌舞著称,从未有过潮剧,现在不仅学生潮剧表演得出色,且编导、伴奏全是学生自己搞。我改编剧本和编曲、王宋大领奏,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其实大家是从
农村和剧团学来的,如通过乐社练弦、戏园看戏、请教源正、怡梨等剧团的艺人,并在为潮剧院誊写三册潮州音乐的书稿时知道了曲牌等等。虽然有的同学因此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他们全没有半点功利思想,队中高中应届12位同学都全部考上了大学。
  几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偶有相聚,虽只是部分同学,但每每谈起过去,大家都十分怀念,当年的青葱岁月,活力十分,充分发挥了正能量,让人回味一生!
拜会老校长王义炽
  43
     
   
艺坛撷英  
谢惠鹏
  熟知潮剧的人们都知道,在潮剧界中,流传有"廷波曲"的说法。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到了以其姓名冠名时,可见他艺术造诣之高,由此也可见出人们对李廷波作曲艺术之首肯。
  近日,有一位新加坡潮籍人士来汕头,笔者请他观赏潮剧,他不问什么戏出,只打听是谁作的曲。笔者知他内行,遂答道:"李廷波。"他毫不犹豫,欣然应邀。在他心目中,"李廷波"这三个字分量很重,这是一种响亮的文化品牌。
  这几年来,李廷波共为一百多部潮剧作曲,几乎都成为精品,不少作品因此名扬海内外,有的更成为经典名曲。
  妙哉最是"廷波曲"
  戏曲戏曲,看戏赏曲。为什么我们观看潮剧,竟是百看不厌呢?欣赏故事,欣赏演技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欣赏其中的曲,当然,曲必须是像李廷波所作的这么动人的名曲。
  说起李廷波,人们就会想起当年他为潮剧《蝶恋花》创作的乐曲,那是1977年,他刚34岁,正风华正茂。
  由此,他在作曲领域中风生水起,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走出了自己艺术的道路。
  他为什么能够有如此成就?当然同他自小即受到潮乐艺术的熏陶分不开。他的父亲、兄长都是潮乐爱好者,在很长的时间里,每个晚上,他的家里就是一个乐馆,吸引了众多的乡亲。小小年纪的李廷波的心灵就植入了潮乐袅绕的音符。后来,他参加了汕头专区演员学习班,演过不少角色。这也使他对潮剧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