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广为流传。乡音乡情浓如此,文化交流甚至交融也就自然而然了。
回国后谈起金边的见闻,父亲对我说:“你祖父就是‘过番’到柬埔寨的。”我大为意外:“不是去泰国吗?”父亲接着说:“不是,老家那一带,当年‘过番’的人大都辗转到了柬埔寨。”听到这,我突然觉得:千里之外,在湄公河畔绵绵不断的潮音里,也许还有一点点血缘与我牵连呢! |
|
陈泽楷 |
1952年,一位潮阳姑娘叩开了潮剧艺术之门,尔后数十年间,她是舞台上痴情缱绻的贾宝玉、风流倜傥的陈三、压抑无奈的焦仲卿、文质彬彬的欧阳子秀,也是英气逼人的狄青……她在潮剧艺术的道路上孜孜以求,努力探索,为海内外观众呈献了诸多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成为建国后最负盛名的潮剧女小生。她便是第一代潮剧五朵金花之一、著名潮剧演员陈丽华。
刻苦学戏 成功转“行”
陈丽华籍贯谷饶镇横山乡,自小爱戏的她,对潮剧殿堂有着由衷的憧憬。16岁那一年,源正潮剧团在她家乡演出时,贴出招收演员的“告示”,陈丽华凭着良好的天赋考上了。
在剧团,她初习青衣行当,由于长得一副俊俏模样,扮相、形体、声腔都是生角的好胚,未几便被慧眼识人的教戏先生安排转攻小生。从青衣到小生,行当来了个大逆转,唱腔、做工与既往判若云泥,一切需从零开始。就这样,刻苦好学的陈丽华跟随著名小生郑蔡岳学习生行表演基本功,揣摩小生的形神行止和身段动作,又随作曲先生黄钦赐、马飞等苦练唱腔、念白,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她的艺术才华和学习精神深得老师们识赏,几月后转型成功,在首本戏《斩苏三》中饰演王金龙,开始崭露头角,其出众的小生扮相,潇洒的表演台风,备受瞩目,年纪轻轻即成为一颗耀眼的潮剧新星。 |
|
|
55 |
|
|
|
|
|
入团翌年,陈丽华在《红楼梦》中扮演贾宝玉,这是她在潮汕地区影响甚广的一个代表角色。她的贾宝玉容貌俊美,玉树临风,痴情缱绻,青春逼人,戏一登台,旋即迷倒戏迷一片。据老艺人回忆说,剧团每到一处演出,“戏歇”后,总有大批的观众拥到后台要找“贾宝玉”。看来含蓄的老一辈潮汕人,一旦追起“星”来,也是绝不含糊的。
值得一提的是,1956年,陈丽华在《苏六娘》中饰演郭继春,一位翩翩少年佳公子,广获嘉许。该剧于1959年春天被香港鸿图影业公司拍摄成彩色电影,流传于海内外。陈丽华扮演的郭继春,文质彬彬,清纯风雅,获得好评如潮。戏中她与姚璇秋饰演的六娘,堪称珠联璧合,特别是在“花园订约”一场,通过对唱和表演,将两人青梅竹马、郎情妾意的情景,演绎得淋漓尽致,既颇具戏曲美学意境,又充满浓厚的地方色彩,成为广为流传的经典名段。 整个50年代,是陈丽华艺术的高峰期,由她主演的小生角色一个接一个,包括《孔雀东南飞》的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梁山伯、《王老虎抢亲》的周文宾等,每一出均唱做并重。20岁出头的陈丽华,对一系列性格迥异的人物把握到位,演出了味道,演出了风采。1960年,陈丽华随广东潮剧团赴港演出,名噪一时,与姚璇秋、吴丽君等4位舞台姐妹,被香港媒体誉为潮剧“五朵金花”。 心系剧种 积极传承
陈丽华戏路宽广,文武兼备,在潮剧舞台上扮演过扇子生、纱帽生、翎子生等,甚至还反串起了武旦和青衣,在《刘璋下山》和《黄飞虎反朝歌》中分别饰演了周美英和妲己。 |
戏谚云:“小生三分旦。”她的小生风流倜傥,刚柔相济,唱做均属上乘:她嗓音清脆宽亮,音色丰润,念白清晰,字正腔圆,表演稳重儒雅,人物神韵丰满,情感表演细腻,塑造的人物富有内涵,耐人回味。她的文生,文雅中显洒脱,自然透出一种难能的书卷气,如她在《续荔镜记》扮演陈三,随着剧种的推进,她时而激愤,时而悲怆,时而桀骜不驯,缱绻深情,通过抑扬顿挫的唱念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押解崖洲”一场,天色渐晚,骤雨将临,陈三随解差登岭避雨。此处陈丽华的表演,身手台步化虚 |
|
|
5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