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潮剧院与汕头市飞厦中学合作开展 “潮剧进课堂”活动(第十七课)
发布时间:2018/3/15 11:03 来源: 作者:李映蓉

89.jpg

郑志伟老师精彩讲座现场

86.jpg

同学们聚精会神听讲座

99.jpg

课后同学们争着向郑志伟老师请教

(郑文树 摄)


    3月14日下午,广东潮剧院与汕头市飞厦中学合作开展的 “潮剧进课堂”活动准时开讲。广东潮剧院艺术顾问、潮剧理论研究专家、国家一级作曲郑志伟老师带来本学期第二堂潮汕文化课——潮音八声及其唱法。

    身为潮汕人,必须先要能听懂潮汕话,才能欣赏潮剧。而作为潮汕子孙,也必须要能听懂潮汕话,才能不忘根本。这也正是郑志伟老师一直强调要学好讲好潮汕话的原因。这节课,老师主要讲解潮汕话的八个音调和标准读法。从小接受普通话教学的学生,都懂得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而潮汕话有八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由于保留了古汉语多音调的特性,潮汕话旋律优美富有音乐性,朗读起来就像歌唱。在老师的示范和领读下,同学们齐声用潮汕话朗读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老师接着进一步讲解,潮汕话从声韵来分,字的结构有四种:单声母的字、声母加韵母的字、声母加复韵母的字和声母加鼻韵母的字。在潮汕话演唱上,声母称为字头,韵母称为字尾,韵母中的介母称为字腹,因而“字有头腹尾”。 用潮汕话演唱的时候,字头称为咬字,字腹引申称为行腹,字尾称为收韵。分别有出腔成字、毕腔成字、先成字后行腔和两次行腔成字四种演唱形式。由于这节课内容多,包含知识面广,且有些知识点晦涩难懂,个别同学表示理解不透彻。下课后,大家把郑志伟老师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向老师请教。

    10班的郑炜桐同学是班上最活跃的学生之一,他自告奋勇熟练背诵了上学期学习的工尺谱唐代小曲《剪春萝》,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特别的课后作业,要求大家仔细思考,下节课把想了解的内容和问题在课堂上提问,老师现场答疑解惑。郑炜桐同学兴奋地告诉笔者,通过整整一个学期的学习,他对潮汕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有好多问题想请教老师呢。师生依依不舍挥手作别,期待下周的再会。


 
 
上一篇: 广东潮剧院与汕头市飞厦中学合作开展 “潮剧进课堂”活动(第十八课)
下一篇: 广东潮剧院与汕头市飞厦中学合作开展 “潮剧进课堂”活动(第十六课)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