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潮剧进课堂”活动在汕头市飞厦中学电教室准时举行。这是该活动在飞厦中学进行的第12堂讲座,主讲人仍是广东潮剧院艺术顾问、潮剧理论研究专家、国家一级作曲郑志伟老师。
上一节课,郑志伟老师教唱了用工尺谱和简谱记谱的弦诗《剪春萝》,又教同学们吟唱他自己依照这首曲子填词的《采花仔》。这节课,教学重点是让同学们熟记并且背诵这首《采花仔》。老师告诉同学们,潮汕话中保存有许多古词汇,潮汕八音跟古音相通,因而潮汕歌谣看似浅白,而意味却是深长。而且潮汕歌谣讲求平仄押韵,唱起来悦耳动听,这些都体现了潮汕话的独特魅力。现下由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孩子们在学校读书学习都以普通话为基调,所有跟文字相关的言行都深深烙上普通话的思维。大家基本都不会再用潮汕话朗读文章、古诗词等文学作品,因而很多人的潮汕话,仅仅局限于口语上面。而对于一种文化而言,乡音就是根,潮汕人不会讲潮汕话,或者说不会讲正宗的潮汕话,那便是无根漂蓬,无枝可依。郑志伟老师强调,我们身为潮汕子孙,无论走到哪里,根不能丢。我们要想传承潮汕文化,说好潮汕话是首要的。
正因为这个缘故,老师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 ,用标准潮汕话教同学们吟唱这首短短40字的《采花仔》:春到花仔遍地开,千家万户乐开怀。潮汕姿娘采春去,采得春萝瓶中栽。瓶中栽,放光彩。朵朵开,香满阶。弦诗歌谣用潮汕话来吟唱,潮味浓郁,琅琅上口。老师先是指挥全班合唱,然后是小组唱,独唱。很多同学自告奋勇,纷纷举手起来演唱。老师一遍遍认真给大家纠正发音,纠正音调,同学们在一遍遍的练习中渐渐找到了音准,找到了感觉。一节课下来,全班200多名同学都把这首歌谣背得滚瓜烂熟。
在这种教学相长的热烈氛围中,每周的“潮剧进课堂”活动成了很多同学的兴趣和期盼。越来越多的同学,把学习潮汕话和潮汕文化,当作自觉自愿的行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也正是开办此项活动的意义,让一小部分同学,进而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自觉传承潮汕文化,将潮汕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