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知识
   
李映蓉
  在潮剧音乐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中,一些乐器音色、音准比现代乐器逊色,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仅作研究资料保存。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里,就珍藏着一把新加坡潮人寄送来的潮剧伴奏乐器“大冇”。这把大冇产自汕头蔡福记乐器店,当年被人买去带往新加坡,而后又辗转捐赠给潮剧艺术博物馆。因为这种乐器如今已不在乐队中使用,更显得弥足珍贵。
  因何取名“大冇”,潮剧理论研究专家郑志伟老师的解释让人顿悟。潮汕俗话口旦“锯冇弦”(拉家常、谈人生的意思),“冇弦”指的是椰胡,在中国至少有800年历史。新创制的这把低音乐器,形似椰胡,个头比椰胡大,故得名“大冇”。
  大冇仅于上世纪 50至70年代中期在潮剧乐队伴奏中采用,其“昙花一现”背后有历史和时代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前,潮剧乐队一直沿袭旧制,管弦乐队有头手、二手、三手和四手。头手司掌二弦、唢呐;二手司掌小三弦,做日戏顶替头手;三手司掌月琴、秦琴和洞箫;四手演奏椰胡,这些都是中国民乐的传统乐器。解放后西洋乐器进入国门,交响乐高中低音齐全,聪明的潮乐艺人立刻意识到,潮剧弦乐伴奏一直缺少低音,于是乐师着手创制出了一种新乐器,也就是大冇。大冇发音浑厚深沉,她的加入使潮乐更加和谐动听。
  广东潮剧院一级演奏员、省级非遗传承人郭粦书告诉笔者,他1982年来剧团时,乐队伴奏已经见不到大冇的身影,但他在民间乐师那里接触过。他描述了大冇的演奏特点:仅两条弦,一个把位。一般弦乐演奏都用手指按弦,但大冇线长,弦粗,震幅大,用手指按压力度不够,改用二节来按,这样演奏起来灵活性差,也不易掌握,音色比较单一。
  43
     
   
潮剧知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冇渐渐淡出潮剧伴奏舞台,这和革命样板戏的盛行不无关系。“文革”期间,潮剧乐队改为中西混合编制,乐器多达三十几件,人员也相应增加。一些西洋乐器因其音色音准俱佳,被引入潮剧伴奏中使用。大提琴低音浑厚丰满,比大冇更动听因而逐渐将其取代。虽然加入西洋乐器之后,气氛音乐和表现力显著增强,但潮剧剧种的音乐色彩也随之减弱。
  2001年,第11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在京召开。志伟老师应邀带一台潮州音乐上京演出引起轰动。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学者对潮州音乐提出了很多问题。一位教授指出,
前面乐器为大冇(陈文惠/摄)
潮州音乐乐队非常完整,为什么还要混合使用大提琴?中不中洋不洋,外观形状和潮乐乐器也不协调,能否把这个拿掉?志伟老师风趣地说,要舍弃这个蓝眼勾鼻大块头的洋家伙很容易,什么时候生产出比她音色更好的弦来加入,这个自然可以舍弃。多年来音乐人不断尝试,也没能如愿,西洋乐器大提琴就在潮剧伴奏中沿用至今。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