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每一次与秋姨同台表演,都发挥得非常好。
  其实,周细卿的好戏又何止这三出?她还扮演过《飞霞刺梁骥》的邬飞霞、《断桥会》的小青、《三竿恨》的茴香、《武则天》的上官婉儿、《龙女情》的珍姑、《绛玉掼果》的绛玉、《八宝追夫》的呼兰、《谢瑶环》的苏鸾仙、《陈太爷选婿》
周细卿50岁在《回书》中饰刘咬脐
的彩鸾等旦角,以及《井边会》《回书》的刘咬脐、《王莽篡位》的吴汉、《美人泪》的幼聪、《庵堂认母》的徐元宰等小生角色。由于唱腔纯净动听,她还是录音剧目的不二人选,由此留下《珠虎奇缘》《梅宁劫》《王昭君》《秦雪梅》《苏后复国》《元宵案》《凤仪亭》等录音作品,得到广泛认可。她说,淡出舞台这些年,其实并没有完全离开潮剧,偶尔还参加演出,曾跟汕头市曲艺团赴新加坡演出《断桥会》,曾随广东潮剧院一团赴狮城演出《井边会》《回书》以及《吴汉杀妻》等;几年前,名老生黄盛典重新录制折子戏《回书》,邀她这名老拍搭粉墨加盟;前不久还有观众点名邀她再度演绎《美人泪》的“幼聪认母”一段。
  台上的周细卿颇具风采,台下洗尽铅华的她,却是性情中人,对潮剧、对故土有着深情依恋。她说,当看到观众们在网上给她的留言后,万分感动。她有胞姐在美国,几年前曾为她办好绿卡定居,这本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在异域生活了几个月后,割舍不断的乡情,最终使周细卿放弃移民,重新回到故乡来。这是一个游子对家乡的赤子情怀,亦是一位潮剧人对乡音的眷恋。
  是潮剧让她平凡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说这话时,周细卿一脸的幸福。
  41
     
   
潮剧知识  
陈文惠
  潮剧,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经过新老艺人的千锤百炼,已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剧种之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锐意改革而获新生,被誉为“南国鲜花”,受到众多名家的嘉许,其中赋咏题赠的诗词极多。记者日前在广东潮剧院馆藏的珍贵书画作品中看到,有一幅由老舍诗、吴南生书的书法作品极为珍贵。为了解这幅墨宝的来历,记者走访了著名潮剧剧作家沈湘渠老师。
  文艺界大家汕头之行对潮剧给予很高评价
  “那是在1962年春天,在一场热心潮剧的党政领导人、戏剧专家、潮剧工作者欢聚一堂的盛会上……”初秋的清晨,记者来到沈老师家,在茶香袅袅中,听他介绍这幅诗书合璧作品背后的故事。
  时间追溯到1957年,广东省潮剧、琼剧、汉剧等工作者组成代表团到北京举行汇报演出,在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并在演出结束后亲切接见全体演职员。代表潮剧执行这次演出任务的是刚成立不久的广东省潮剧团。首都观众和文艺界对潮剧表演赞誉有加,把《扫窗会》、《杨令婆辩本》、《闹钗》三个折子戏誉为“百花潮中的三块宝石”。当时,很多文化名家写诗题辞,对潮剧给予很高的评价。
  1962年4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我国著名作家、戏剧家老舍、曹禺、张庚、阳翰笙等在广州参加全国话剧歌剧创作会议后,应汕头地委邀请,到汕头参观游览,其中观看潮剧,是当时专家们汕头之行的主要内容。
  “这件事,在潮剧的历史上是非常光彩的事,我认为很了不起。应该看作是潮剧两次晋京汇报演出即1957年和1959年的两次演出的余韵,因为潮剧的不俗表现,给大家留下很好的印象,由此引起名家对潮汕文化的关注。”沈湘渠老师告诉记者,“当年4月的这一天,专家们出席在汕头的座谈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