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则认为是“潮剧的萌芽阶段”。对于标题中的“正字”,有的认为是保 留刻本的“广告词”;有的认为是指“正字戏”;有的则认为是指“潮语的正音”等等。 |
|
《刘希必金钗记》戏文(李德鹏 摄) |
|
|
汉学大师饶宗颐在《明本潮州戏文五种》说略中,对《金钗记》剧名前面的“正”字提出另一种见解。他说:最可注意的是“正字”一名称的使用。潮州戏称正字,亦称为正音,意思是表示其不用当地土音而用读书的正音念词。潮州语每字多数有两个音,一是方音,另一是读书的正音。清代海阳人王定镐的《鳄渚摭谈》说:“潮俗菊部,谓之戏班。正音,白字,西秦、外江凡四等,正音似乎昆腔,其来最久。”正音即是正字,与白字(潮音)分为二类。虽然宾白仍不免杂掺一些土音,但从曲牌和文辞看,应算是南戏的支流,所以当时称为“正字”,以示别于完全用潮音演唱的白字戏。
按饶宗颐先生的解释,《金钗记》剧名前面的“忠孝正字”的“正字”,指的就是潮州话正音的意思,证明580年前南戏已在潮州落地生根。《金钗记》可说是南戏向潮剧转型过渡的一个重要剧本,它既有南戏的特征,又包含潮剧的因素,是研究潮剧形成的重要物证,也是迄今见到的最古老演出剧本。《金钗记》、《琵琶记》等剧本,有力地例证了潮剧漫长而深远的历史渊源。 |
|
|
|
53 |
|
|
|
|
|
|
陈文惠 |
布马舞是融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于一体的民间舞蹈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潮剧讲究以“唱、念、做、打”表现,两者之间并没有“擦出火花”
布马舞是一种流传于饶平民间的舞蹈形式,它在潮剧戏曲艺术中是怎样应用的呢?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广东潮剧院郭楠和郑松明两位导演。
布马舞鲜少运用到潮剧戏曲中
在广东潮剧院潮剧艺术博物馆中,一黑一白两匹布马道具(见图)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这种布马是用竹篾编制马骨架,蒙上绸缎布帛作皮毛,再绘彩点睛,粘贴马鬃,安上马尾。布马的腰脊坐骑处留了个空洞,中间可以站人,空洞两旁有系带,表演时挂在肩上,穿上斗篷服饰挡住挂带,再加上袍衣遮住空洞处,表演者如骑在马上。另外,马脖子处还系一串小铜铃铛,舞动时,发出清脆的响声。
郭楠导演告诉记者,这么精美的道具,却很少运用到潮剧艺术中,更多的是用在广场舞蹈上。据资料记载,饶平布马舞是流传于饶平的民间舞蹈。起源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它融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于一体,表演内涵丰富,形式生动优美,在饶平民间深受喜爱,更多次应邀至香港、澳门参加文艺演出,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舞台运用布马道具反而限制演员表现技巧
谈及布马舞在潮剧舞台上的应用,郑松明导演说,潮剧中的布马舞是借鉴饶平的布马舞,上世纪90年代初,戏剧舞台上的布马舞依然以舞蹈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潮剧“唱、念、做、打”的形式出现。“1991年,汕头经济特区成立10周年庆典节目中,为了节目的需要,剧院还专门请饶平文化馆的 |
|
|
|
5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