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光 |
一
潮剧的发展是由一代代演员传承而来的,所谓的经典当然也是在一代代演员的不断打磨下获得不朽的艺术光彩。潮剧有不少经典剧目,如《闹钗》、《辩本》、《扫窗会》,如《陈三五娘》、《苏六娘》、《柴房会》等等,而《金花女》,却也是一出令戏迷难以忘怀的经典作品,自上世纪60年代上演,至今仍广受海内外潮剧观众的喜爱。潮剧界甚至流传着这么的一句话,“五朵金花一台戏”,指的就是《金花女》。—— “一台戏”就是《金花女》,“五朵金花”是指历年来演过此剧的演员,有郑小霞、蔡明晖、汤丽娟、詹春湘等,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却还是第一朵“金花”陈丽璇。 如今,陈丽璇已离开潮剧舞台多年了,她与她的观众也已渐行渐远,当年欣赏过她精采演出的观众,如今日渐稀少。但这些硕果仅存的老戏迷们,却在詹春湘所担纲的《金花女》中,惊喜地看到了陈丽璇的艺术余韵。
不错,这出新排演的《金花女》,正是由陈丽璇所倾力传授的。
陈丽璇说,艺术最重传承,不传承哪来的发展?她感恩前辈艺人对自己的培养,更期望把艺术原封不动地传下去。她说,这也是她作为老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说得多好啊!其中饱含着这位著名老艺术家的真情与高尚的艺术品德。 二
1940年,陈丽璇出生于潮安庵埠,她天资聪慧、活泼,善良、好学。 生长在潮汕农村,她自幼跟随喜欢潮剧的母亲热衷于观看潮剧。那些年,潮剧也不是常常能够观赏到的,必须是正二月乡里闹热的营神赛会,借着与神共乐的机会,她与母亲才能美美地观看几出好戏。 |
但因此,她倒是与潮剧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一年,因为家庭变故,在 |
|
|
41 |
|
|
|
|
|
母亲的支持下,她考进了来家乡演出的三正顺戏班,刚好是十三岁,正是1953年。
许多年之后,陈丽璇仍清楚地记得当年考入戏班的情景。主考是卢吟词先生。卢先生看她身材娇小,有些不满意,但看她滴溜溜的眼睛里透出聪慧,就让她唱“风打松声侬心焦……”,欣赏她声如黄鹂,清脆悦耳,觉得是可造之材,遂决定收下她,说,身材娇小,就学花旦吧。
陈丽璇说,如果说幸运,就是自己碰到了惜才爱才,又能因才施教的卢吟词先生。她回忆:那些年,剧团在四乡六里到处转,她边学戏边演戏,卢先生教她的第一个戏是《闹钗》,她演戏中的小英。
虽然,声音好,可是并不意味学戏就会很轻松。卢吟词先生是出名的严格,虽然没有体罚她们,可是每天天不亮,就要她们起床,在戏台上跑圆场、压腿、练嗓音。有时,一支曲子,卢先生让她们重复了好多遍,不满意,就需重来,直到满意,一点不能马虎。吟词先生告诉她:练声要讲方法,要气沉丹田。口白咬字要清楚,唱曲也要清晰、动情。
当然训练是艰辛的,那时四季都不得松懈,夏天一身汗,冬日也一身汗,常常累得多么想躺下休息,可是不能啊。压腿压得麻木,站不起来,那个难受啊,让人钻心肺地印象深刻。
但陈丽璇很感恩卢吟词先生,说没有他这份严格,就没有自己后来舞台上的得心应手。
而还有一位让她深深感恩的人,却是马飞先生。她说,马先生在《金花女》中创作的曲,是多么体贴入微啊!不但照顾到演员的声音要求,也使每个演员都有发挥所长的空间。她说,如果要说,我的金花演得好,首先得感谢马飞先生,是他的曲作得好啊!
在陈丽璇的演艺生涯中,除《金花女》外,她还演过许多戏,扮演主角的剧目有现代戏《刘胡兰》、《海上渔歌》、《草原之歌》、《彩虹》、《迎风山》和古装剧《李慧娘》、《墙头马上》、《姻脂女》、《白蛇传》、《闹钗》、《赵宠写状》、《回书》等;与洪妙先生等合演过《换偶记》、《香罗帕》,也参加过《红色娘子军》、《南海风光》、《龙江颂》及潮剧 |
|
|
4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