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2001年,曾雪华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广东省潮剧院三团(2016年改名为汕头市潮剧团)当演员,走上了潮剧表演的专业道路。在完成繁忙的演出任务之余,曾雪华仍不忘练功,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了排练《告神、打神》这个剧目参加比赛,她回到母校苦练基本功。练习跪搓步时,虽然地面铺设了木板和地毯,但由于过分专注,一遍遍反复移动练习,曾雪华甚至没有查觉到身体的异样。等回到家疼痛难忍,这才发现自己两个膝盖都已经磨出水泡,鲜血淋漓,但曾雪华没有叫苦,第二天戴上厚厚的护膝咬牙继续练。2015年7月,《告神、打神》参加广东省第八届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荣获二等奖。
  这些年,曾雪华先后在《薛刚闹花灯》、《赵少卿》等二十余部作品中
饰演主角及主要角色,获得各类专业奖项近十个。其中《风雨双英》、《弘治登基》、《锦香亭》、《无品官》、《扫窗会》等多数剧目已录制成音像发行销售海内外,所扮演人物均获佳评。
  乡村舞台有可为
  作为院团的主要演员,乡村演出是曾雪华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刚毕业那会,年轻气盛加上对这个行业的热爱,背上铺盖和换洗衣服,住学校睡祠堂,曾雪华随剧团足迹踏遍梅州揭阳潮州和周边
  23
     
   
封面人物  
乡镇,有时候出去一整月才能回家。带病演出是家常便饭。一次在潮阳和平,不慎重感冒发高烧声音全哑了,当晚又有上下集的角色,她只能在
潮剧《穆桂英招亲》剧照
乡下的小诊所打点滴,拔掉针头就直接出台。还有一次,曾雪华在演出当中不小心闪了腰,只能忍痛坚持,从此落下腰疾病根。“看到台下戏迷那么起劲地欢呼鼓掌,再苦再累都无怨无悔!”
   如今,汕头市潮剧团每年大约有150场下乡演出任务,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是每一个女演员绕不开的难题。曾雪华说,女儿小时候寄养在南澳公婆家,那时候南澳大桥还未开通,出入海岛很不方便。有时候演出结束回到汕头已是夜里两三点,只要第二天没有任务,她都会赶早班船回去看女儿。说起这些年对女儿的亏欠,曾雪华数度哽咽。如今女儿已经回汕头读小学,条件许可的话,下乡演出结束后她会想办法跟车回家,尽量争取时间照顾家庭。正是家人的无私付出,曾雪华才能少了后顾之忧,一步一个脚印向心中理想的艺术殿堂迈进。
  从艺17年,曾雪华塑造了一系列观众耳熟能详的人物,在传统的浸泡和前辈的耳提面命中渐趋成熟。作为一名年轻的潮剧演员,她刻苦勤奋,带着年轻人的朝气与青春,全身心投入到潮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中。期待曾雪华这朵“金花”,早日在潮剧百花园中精彩绽放。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