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中饰陈三、《梅亭雪》饰王金龙、《孔雀东南飞》饰董卿、《飞龙刺狄青》饰狄青、《春香传》饰梦龙、《王莽篡位》饰吴汉等。 |
1998年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银奖、同年获汕头文艺奖表演二等奖,2002年参加汕头市中青年演员潮剧演艺大赛获一等奖、参加广东省第三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同年获汕头市文艺奖表演二等奖,2003年参加广东潮剧院青年演员继承传统剧目展演获优秀奖,2004年参加广东省第四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2006年参加广东省第五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2009年参加广东省第六届戏剧演艺大赛获金奖,2014年参加第三届广东省曲艺大赛汕头分赛区获表演一等奖。 |
|
林燕云 |
目莲戏被称为“百戏之祖”,戏曲史上的活化石,曾经在我国的大江南北广泛流传,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分化出好多个独立的单出戏,如《思凡》、《下山》等等,戏目丰富多彩,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目莲戏主要描写目莲拯救其母出地狱的曲折经历,以此阐明佛教普渡众生要义,劝人向善,敬重佛祖,孝敬双亲,宣扬吃斋念经,修身养性,行善积德等方面的佛教文化。以前演这种戏,内容十分庞杂,除了贯穿目莲僧入地狱搭救受罚的母亲这一主线之外,往往把许多无关的历史故事、谐趣小戏、武打戏和歌舞穿插其间。各地方戏演出时,甚至连春秋列国、楚汉相争、三国、隋唐、宋代的历史故事,无不兼容并蓄,穿插演绎,可以连演一个月之久。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我们的宗旨向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努力挖掘出戏里蕴含的一些永恒的至理,并尽量贴近现实生活,弘扬真善美,以期引起观众的共鸣。戏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有血 |
|
|
19 |
|
|
|
|
|
有肉的人物形象,引导观众进入到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中,启发观众去体味人生、审视社会。广东潮剧院最近投排新戏《目莲救母》就是有着这样明确的艺术追求。我有幸在剧中扮演戏份极重的目莲,整个创作过程充满艰辛,但也收获颇多,值得把它好好梳理一番—— |
一、排练前的准备
我有一个习惯,每当接到一个新戏,总是要找一个不被打扰的时间,先完整地通读一遍剧本,以获取宝贵的第一印象。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把戏演深,吃透人物心。”我必须在上排练场之前先做足功课,只有对所扮演的人物有了较深较准确的理解和认识之后,演起来才更有“根”的感觉。对每一个角色,我都仔细揣摩,深入体验,并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丰富、充实他,让人物焕发出强烈的性格光辉,从而成为独具风采的“这一个”。人物感情的东西一旦渗透 |
|
潮剧《目莲救母》中林燕云饰目莲 |
|
|
到自己的内心中,表达就会很真实,也才能更感人。
读完《目莲救母》的剧本,我被感动了,没想到这么一个通俗易懂的题材也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冲击力。目莲这个角色使我激情奔涌,灵感勃发,兴味盎然,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我内心深处的某个柔软之处被触动了,为了目莲感天动地的孝心和善举,为了他对众生的悲悯。戏中有他的爱,有他的恨,有他的眼泪,有他的灵魂的呼号。崇尚忠孝仁义、提倡行善积德,这是中华民族永不过时的优良传统,我愿意通过“演戏看戏”这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这种传统广为宣扬。
许多人都说《目莲救母》看起来就象是一个专为我度身定做的剧目,因为目莲的戏唱做并重,文武兼备,考验的是演员全面的功力,很适合我的 |
|
|
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