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创新,并取得不俗的效果,值得继续探索。
  潮剧未来如何继续传承与发展,除了培养更多潮剧人才,还要注重提升人才的层次和素养。现在潮剧人才大多是中专毕业,所以在艺术修养、理论研究以及深层次的戏曲美学和表导演的研究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也因此,我们的青年演员在塑造人物、情感处理以至唱腔设计与把握等方面都很难做到位。所以,应该尽量提高演艺人员学历层次,让他们就读戏剧表演大专班、本科班等。这方面,可考虑与上级教学机构合作办学,通过加大投入共同来提升演艺人员的文化层次。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国钦:
  从剧本到导演到表演下大功夫
  潮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也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深受潮汕地区和海内外潮人喜爱,在全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潮剧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努力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我看来,潮剧申报“世界非遗”有其一定的优势。
  潮剧为什么好看,为什么受欢迎?就是因为潮剧表演很精彩。潮剧这门非常有特色的地方剧种不但受到讲潮汕话的普罗大众的喜爱,许多大戏剧家如卓别林、梅兰芳、田汉、老舍、曹禺、阳翰笙、张庚等都对潮剧情有独钟。潮剧表演艺术还有其独特的技艺性,如梯子功、椅子功;潮剧唱腔清婉,轻歌曼舞,听起来非常舒服,这也是潮剧有别于京剧、粤剧等其他剧种的最大特色。潮剧还是一个集大成的剧种,是潮汕文化的集中代表,很多潮汕文化元素都能在其中得到体现。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潮剧早已随着潮人的足迹植根于潮汕,远蔓于东南亚,乃至欧、美、澳大利亚等,在海外落地生根,并得到不同程度的
发展,如现在泰国还出现了泰语潮剧。在海内外的广泛影响力是潮剧申报“世界非遗”的另外一个巨大优势。
  此外我认为,在新时期潮剧要发展,一定要从剧本到导演到表演都必须下大功夫。例如,要传承潮剧编剧的优良创作传统,以现代眼光与手法整理
  65
     
   
艺坛撷英  
改编传统剧目,或新编历史剧,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袭古而弥新,赋予传统以崭新面貌。胡锦潮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这里说的“两相”也是我们整理改编移植传统戏曲的基本方针与原则,潮剧编剧家正努力以此为目标,并已取得可喜成绩。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许翼心:
  潮剧的传承不应市场化
  潮剧的发展成就有几个因素影响,其一是方针政策的引导,例如当时的百花齐放政策等,酝酿了许多优秀剧目;另一个因素是领导对内涵的重视,给潮剧很大的发展空间;最后一个因素是两个“新老结合”,一个是新文艺工作者和老艺人的相结合,另一个是新的艺术观、新的文艺理论和传统的文化戏剧遗产规律相结合,用新的观念来整理和发展。
  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潮剧整体发展具有标志性的剧目,“金色十年”取得了较高艺术成就,实际经历了三个里程碑,可用三种传统剧目来分。第一个时期是50年代前期,以整理传统剧目为主,就是《荔镜记》、《陈三五娘》等,自己整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在50年代后期,主要是新编历史剧,以《辞郎州》为代表,是以潮州的抗元题材编写、创作的历史剧;到了60年代中期,潮剧进入另一个发展阶段,提倡现代史的潮剧编演增多,真正成功的经典是《江姐》,标志着潮剧在改革发展中的最高成就,这三个里程碑代表着传统剧、历史剧、现代戏,各时期的经典见证了潮剧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进行了一番改革,大致可以分为改戏、改人、改制。废除班主制、童伶制,由神功戏转为剧场演出,同时教育改造旧艺人,培养了一代潮剧新人,还整理改编剧目,净化舞台,建立导演制。申报工作以来,在“中式”的挖掘保护抢救传承中,出现了理解的片面化,导致过去很多好的东西丢了,潮剧改革弄偏了,所以现在要重新捡回来。其实不止是潮剧,很多地方的戏剧文化都有这个过程,包括京剧等,所以,面对文化遗产的传承,我们应该全面的分析,要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就潮剧来说,成绩是首要的,传统潮剧有很好的经验值得今天借鉴。潮剧的传承发展中,我觉得最重要的,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