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当向导,由其带引直奔陈三故里。在一座名叫朋山岭的山岭下,记者终于找到梧宅村。村口迎面一块刻有“陈三故里”字样的石碑,道出了这座典型闽南乡村的不寻常之处。
  走进村子,记者迫不及待地询问一名老大妈:“陈三的老家是不是在这里?”巧的是,这位老大妈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问我就对了,我就是陈三亲属的后人!”名叫陈秀英的老大妈告诉记者,陈三故居被大火烧掉后,基本上已没有留下什么东西!据专家介绍,陈三五娘在回到老家梧宅村后,过着恩爱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南宋末年,元兵攻入泉州后,大肆杀戮,放火烧了陈三的宅院。
  稍后,陈大妈又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屋后空地,并指着一棵大树旁边的土堆对记者说,那里就是陈三的墓地。记者发现现场早已杂草丛生,基本上已
梧宅村村口有一块镌有“陈三故里”字样的石碑。
  5
     
   
专题  
难以见到相关的历史痕迹。
  临别时,当地村民告诉记者,最近一些年来,不时有潮汕地区的游客前来寻访陈三故里,人多的时候,一个团队有近百人。
   二、潮汕客泉人叫“阿舅”
  历史上“陈三五娘”的跨省爱情故事感人至深,也使泉州和潮州既有地缘,又添亲缘,“两府”成了“亲家”。在泉州采访期间,当地一些专家及同行的一位老前辈便对记者说,以前泉州人一看到潮州来的男游客,便会热情地叫他一声“阿舅”。专家指出,血缘相亲再加上地缘相近,使“陈三五娘”的故事和戏剧成为潮汕、漳州、厦门、泉州和台湾共同文化的载体。
  “‘陈三五娘’的故事情节并非一开始就如此完整,它经历了由民间传说到小说创作再到戏曲戏文的演化过程。”福建省民间戏曲学会会长陈耕告诉记者,这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形式的演化,是闽、潮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最初,《陈三五娘》只是一则美丽的民间传说。据福建省戏曲研究所一位老专家介绍,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来闽南参加“戏改”,听闽南高甲戏的老艺人说有关“戏改”趣事:《陈三五娘》开始只写到二人私奔,由潮州回到泉州,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潮州人看了不高兴,就续写赤水溪捉陈三,陈三被发配,五娘投井自尽。这一下泉州人又不高兴了,再续写益春告御状,陈三哥哥救陈三,好事多磨,终于团圆。
  现在,在闽南、潮汕两地民间还流传着大量有关“陈三五娘”故事的“歌仔”。其中既有喜剧结局也有悲剧结局。值得一提的是,民间传说在两地也留下一些相似的遗迹,比如陈三的故乡泉州梧宅村内有一座妆楼和传为五娘投井的八角井;潮州则有“五娘井”……
  “历史把闽、潮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如今这种交流,还需要我们继续传承。”福建省民间戏曲学会会长陈耕对记者说,“陈三五娘”将永远是两地文化交流生生不息的见证!
  三、联袂申报文化遗产
  “陈三五娘传说”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瑰宝,在闽潮文化圈有广泛影响。一位专家说,"陈三五娘"是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目前,泉州有关部门已将“陈三五娘传说”的文本和资料做好,正着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