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成清峭柔远、平易抒情的独特神韵。潮剧的民间性特点同样十分突出,它一直以农村市井的庶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剧目除相当部分移植、改编自戏文和传奇外,自编的戏出许多都取材于当地民间传说和故事,或地方人物事迹,而且始终把普通大众的喜闻乐见放在心上。潮剧的演出班社、演出活动也都呈民间特点。潮剧广场戏,从明代中叶开始就在潮州渐次繁兴,今天仍然成为城乡广场文化的重要载体。潮剧的地方性、民间性同样受南戏精神的直接影响,它承载的内涵和积累的经验,都将继续对潮剧今后的生存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三、不息为本,日新为道
   图新、求变、发展,是南曲戏剧在流传过程存在的另一个特点。南戏最早源于温州的里巷歌谣,但北杂剧也曾对其产生直接影响。到了13世纪后期,随着北方杂剧流入南檄,促进南北戏曲交汇,南戏更是不断吸收北杂剧的艺术成就,形成“南北合套”,借以丰富和发展自己。及后南戏迅速发展,各种声腔并列竞争,导致戏文内在质变,传奇崛起盛行,这时新兴的昆山腔和弋阳诸腔戏,又在继承早期南戏传统的基础上,再依不同的追求取向,广收博取,革新创造,形成不同的品性和风格。南戏“不息为本,日新为道”的精神,同样在潮剧身上获得充分体现。潮剧剧目除相当部分承传自南戏戏文和传奇外,从明代中叶开始还再不断依南戏的戏剧结构和演出行当体制,用“潮腔”、“潮调”取材于本地的社会生活和民间传说,编演如《荔镜记》、《金花女》、《苏六娘》等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剧目。声腔、音乐、表演等方面,潮剧除了广泛吸纳潮汕民间的小调、歌谣、俚曲,用于强化自己的地方特色之外,也不断随时运流变鼎新。特别是入清以后,尤先后从梆子、乱弹诸腔戏汲取大量养料,加速发展自己。鸦片战争以后到辛亥革命爆发期间,潮剧还不断通过移植、改编西秦戏、正字戏、外江戏的戏出,创新自己的声腔、曲调,充实丰富自己的行当、表演。直到上世纪初期,潮剧适应新的社会发展情况和观众“喜新厌旧”的审美需求,又再大量借鉴外地剧种和电影、流行歌曲等艺术成就,大力创新剧目,推进声腔、音乐、表演的变革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潮剧更是多方借鉴、吸收各种新的艺术养分,培育、发展多样的舞台题材,逐步实现载体的转化,即通过电影和
  45
     
   
艺坛撷英  
视频、数码、网上等媒介进行传播,不断张扬自己的生命活力。这些都说明潮剧也非不求新变的文物古玩,它在南戏传统基础上形成,又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嬗变演进。这种不息图新的精神,在戏曲艺术处于转型期的今天,对潮剧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潮剧《蔡伯喈认像》剧照

   【信息链】
   近期,学界有几篇探研潮剧源流的论文,引人关注。
   本平:《温潮同源,泉潮一腔》。该文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对语言、音乐这两个区别不同戏曲声腔的不同风格特色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从中论证泉腔、潮腔同属南戏的一支,明代合为一个声腔,涵盖用闽南方言及其次方言演唱的梨园戏、潮剧、高甲戏、陆丰白字戏等剧种,是与昆山、弋阳、余姚、海盐四大声腔同时存在的南戏第五大声腔,称潮泉腔。
   郑志伟:《略论潮州古戏文曲腔演进》。该文以《明本潮州戏文五种》为线索,阐述明宣德至清顺治年间,潮州戏剧曲腔由正音变乡谈,由乡谈而成潮调,再而融合昆山腔、青阳腔、余姚腔、西秦腔、梆子腔、皮黄腔等音乐因素,经过广采博收,溶化发展,最终才形成潮剧这个独具特色的声腔剧种。
   张烈:《南戏的起源和传播》。该文根据宣德抄本《刘希必金钗记》、嘉靖抄本《蔡伯皆》及嘉靖刻本《荔镜记》、万历刻本《乡谈荔枝记》和《金花女》等戏文,阐明南戏是潮州戏的源头,“乡谈”是潮剧的前身,潮剧与南戏有着传承关系,传承存在两种形式,一是正字传承,二是演化为地方戏曲剧种。
摘自《汕头日报》2004-05-24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