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具匠心的潮剧头饰艺术
在舞台上,不同发髻的式样体现角色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身份、年龄和性格
发布时间:2017/6/26 11:03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陈文惠

头饰1.jpg

古装头

头饰2.jpg

大后尾 

  在潮剧《苏六娘》中杨家乳娘对苏六娘说:“修容择在寅时,簪花择在卯时。”这修容便是挽面,簪花便是梳头插花,给新娘梳妆打扮。在潮剧舞台上,不同发髻的式样体现角色不同的时代特征和身份、年龄和性格。在广东潮剧院潮剧艺术博物馆里,陈列着两个精美的潮剧头饰,分别是“大后尾”和“古装头”,为一探潮剧舞台头饰的幕后故事,记者走访了曾长期在广东潮剧院从事化妆工作的赵茹琴老师,76岁的赵老师1961年从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厂调到广东潮剧院从事化妆工作。


  最有特色的发髻“大后尾”


  “化妆并不仅指面容化妆,在戏剧舞台上,还包括梳头设计。”赵老师介绍,“大后尾”和“古装头”等潮剧发髻是通过发髻的造型、色彩,区别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等,如小姐、老妇、宫女等。


  据介绍,潮剧称发髻为“头髻”,在造型样式上有“盘龙髻”“大后尾”“后尾仔”“吊桶鬃”等。其中小姐的发髻之一“大后尾”,是潮剧最有特色的发髻,如传统剧目《荔镜记》中的黄五娘、《龙井渡头》中的余美娘,就是梳这种发髻。这发式是在脸部两鬓对称抓髻两片,头顶梳一小纱鬃,脑后以发束梳成船状或菜刀状,缀以鬃匙、凤钗、水鬓花、梅花粒、半边莲等各种金银珠饰,风格十分独特。上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独特的发髻在潮剧舞台上仍时有所见。


  赵老师告诉记者,潮剧《荔镜记》于1956年由当时的广东潮剧团(即广东潮剧院一团)首演。广东潮剧院潮剧艺术博物馆的展厅进门处有一组潮剧《荔镜记》的塑像造型,其中女丑李姐的发髻就是赵茹琴老师的作品,是简化了的大后尾,称后尾仔。


  额上七粒水鬓是“古装头”特色


  戏曲化妆分为两部分,一是妆面,二是梳头。不到梨园,焉知春色几许?问及“古装头”的造型,赵老师说,这其中真有故事。“这个头发造型最有特色的是额头上贴着一排共7粒的水鬓,每粒水鬓都是由10至20厘米长的真发圈成圆状做成。以前演出前要动作迅速地将毛发做成水鬓,蘸着芦荟的粘液,根据脸型特点设计贴在演员额头处。”以潮剧折子戏《闹开封》为例,有几位婢女出场,每位婢女额头上要做7粒水鬓,总共几十粒,所以每次这场戏表演前,要花费大把时间化妆。


  “以前梳头师傅在做水鬓时,都不喜欢被徒弟学到他的手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赵茹琴开始偷偷探索这个在她看来十分神奇的世界。她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广东潮剧院一团有个打杂的师傅叫柚甘,他有一手好手艺,梳头活儿非常细致,头发造型工整。赵茹琴的师傅叫陈锦来,“师傅有一手好手艺,他梳头的动作快,花式多,有很多创新,发饰看起来蓬松自然,令我总想方设法去探索了解。”


  勾织假头套、假发使化妆省时方便


  赵老师1986年就担任舞台队队长,几十年中先后为近百台舞台剧化妆,在长期的实践中终于摸索出一些道道来。上世纪70年代末,在灯光师傅李湘特的帮助下,赵老师琢磨出一种独一无二的梳头化妆新方法。她采用薄铝片剪出水鬓的外形,钻孔串起来,外面包上精美的乌金丝绒布,根据不同人不同的脸型做好一条条“水鬓串”,演员上台表演前,把“水鬓串”绑在额头上,省了不少贴水鬓的时间,备受演员赞许。赵老师说,当年姚璇秋和郑健英等老师第一时间试用过她创新的“水鬓串”,由于方便好用,都连连称赞。


  1963年,潮剧艺术影片《刘明珠》在珠江电影制片厂开拍,赵茹琴老师赴广州参加《刘明珠》的化妆工作,在化妆工作中学会了勾织假头套、假发的制作,假头套的创新使用使演员在化妆时省时方便。1964年,现代戏《南海长城》等开拍,假头套、假发的使用令化妆造型更方便。


  一场潮剧从开场到谢幕,舞台上,演员演绎着故事里的悲欢离合,抢人眼目,动人心弦。这其中,幕后工作人员的工作同样功不可没。


 
 
上一篇: 《金钗记》戏文
下一篇: 梨园子弟有千万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