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梨园子弟有千万
1862年以来潮剧职业剧团概况
发布时间:2017/6/21 11:03 来源:汕头都市报 作者:李映蓉

梨园子弟有千万12.jpg

潮剧艺术博物馆里的潮剧剧团概况展板 


  有潮剧就有戏班,戏班是潮剧的载体,戏班的荣枯反映着潮剧的盛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岭东日报》记载:“潮音凡二百余班,此为潮音戏之鼎盛时代。”


  新中国成立以后,潮汕各地纷纷成立专业演出团体,也就是职业剧团。经过潮剧改革和数十年的发展演变,城乡业余剧团也蓬勃发展。加上广泛分布于海外的潮剧社团,“南国之花”枝繁叶茂。在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里,有一面特殊的展板,采用表格形式,以时间和地域为线索,详细罗列了1862年以来国内及海外潮剧职业剧团概况。正如旧时潮剧开场前必演的吉祥戏《净棚》所概括:“高搭彩楼巧艳妆,梨园子弟有千万”。


  清代戏曲繁荣民国戏班凋零


  第一阶段是清代(1862-1910)顺治、光绪、宣统年间的戏班名录,包含老正兴班、新顺香班、老正顺香班、三正顺香班、老源正班、老玉梨春班等较知名的戏班。同一时期还有中正兴班、正华兴班等数十班底。这一时期,有潮音戏、白字戏、本地班等称谓见诸碑刻、报刊、著作,潮剧一词也开始使用。民间还流传“无请老正兴,甜粿无欲舂”、“老源正,无看心头痛”诸多民谚,足见时人对潮剧的喜爱。


  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战乱和枪声淹没了铿锵锣鼓声,大多数戏班都散了,只有少数几个班子在战火硝烟中苟延残喘。期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对于潮剧有所促进,也出现过短暂的繁荣。而1939年潮汕沦陷后,潮剧遭受空前浩劫。1945年日本投降,内战烽火又起,这时候国内仅存怡梨、赛宝十几个剧团,潮剧也在低迷中等待复兴。


  “黄金十年”  职业剧团遍地开花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潮剧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这个时期,专业演出团体层出不穷,潮安县有正天香潮剧团、稻香潮剧团;揭阳县有玉春香潮剧团、榕江潮剧团;潮阳县有元华潮剧团、艺华潮剧团;澄海县有怡香潮剧团、艺香潮剧团;还有普宁县的梅正潮剧团,惠来县的玉正潮剧团以及饶平潮剧团、揭西潮剧团、南澳潮剧团等等。而最为瞩目的当属1956年建立的广东省潮剧团,以及1958年12月在此基础上扩展建立的广东潮剧院和成立于1965年的汕头市潮剧团。


  广东潮剧院由原广东省潮剧团和源正、三正、怡梨、玉梨、赛宝等潮剧团合并组成,下分五个演出团,囊括了一大批技艺精湛行旦齐全的表演人才,以及从事剧本、音乐、舞美和理论研究的专业队伍,在继承和弘扬潮剧艺术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57年和1959年潮剧两次晋京演出,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和亲切接见,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赠诗“潮音今已动宫墙”,足见潮剧影响力之盛。


  “文革”时期艺术萧条,潮剧不可避免走向低谷。1968年广东潮剧院建制宣告撤消,演职人员下放干校劳动,这个时期仅存一个为演革命样板戏成立的汕头地区潮剧团,其余职业剧团均被解散,潮剧之花一度凋零。


  1978年,广东潮剧院恢复建制,分设三个演出团。潮阳、潮州、揭阳、澄海、普宁、惠来、南澳等县市的潮剧团也相继恢复,一批艺人先后归队复业,同时吸收和培养了一批新人,优秀传统剧目恢复上演,80年代的潮剧重又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进入21世纪,虽然文化生活的多元化给人们的娱乐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潮剧在潮汕大地仍占有一席之地。


  花开五洲海外剧团盛极一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职业剧团概况表中,海外潮剧团体占据一席之地。潮汕先人背井离乡过番谋生,年节祭祖只要条件许可就会依照家乡习俗拜神唱戏。早期潮剧在海外传播一直比较集中于香港及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其他国家,先是由当地的潮人华侨社团邀请家乡的戏班到那里演出,有的戏班见有利可图便落地生根,留在海外。继而又有热衷潮剧者于所在国家树起旗帜,组建戏班。几十年后,这种风习又扩展到欧、美、澳洲一些地方。1993年2月,在汕头举办的首届国际潮剧节,共有来自泰国、新加坡、法国、美国等12个海外潮剧潮乐团体参加,同醉乡音,共叙乡情。


  展板中列出的新天彩、韩江、新升艺、新天艺等潮剧戏班,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都在香港地区名噪一时,对潮剧在香港地区以至东南亚国家的传播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世纪,新加坡余娱儒乐社、陶融儒乐社、六一儒乐社、南华儒乐社、潮剧联谊社等业余潮剧团体以及金鹰、织云等职业剧团,马来西亚老玉堂潮剧团,泰国泰中潮剧团、新中正顺香,美国洛杉矶玄武山福德善堂潮剧团,澳洲潮州同乡会声艺潮剧社,法国潮州会馆潮剧团,越南胡志明市统一潮剧团等,都是当地颇有影响的潮剧演出团体。近年还出现一些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潮剧班,夫妻同台,兄妹飙戏,演出基本上也是以服务民间各种民俗活动为主。这些海外剧团和国内的职业剧团一起,为潮剧百花园增光添彩。


 
 
上一篇: 独具匠心的潮剧头饰艺术
下一篇: 潮剧盔头:传统绝活历久弥新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