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间有一句俗谚叫“正字母生白字仔”,道出了潮剧(白字戏)是由正字戏演化而来的。潮剧与正字戏渊源殊深,在建国后的大发展时期,亦曾得到一位正字戏大师的诸多教益,这位正字戏大师便是陈宝寿。
老先生毕生致力于正字戏艺术的探索、创造与发展,凭藉轶群的艺术造诣,在全国戏剧界享有卓著声誉,是20世纪中国戏剧界著名艺术家之一、正字戏的徽帜性人物,曾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陈宝寿1907年出生于陆丰县东海镇,7岁入行,8岁即在舞台崭露头角,弱冠之年成为炙手可热的正字戏正印武生,而立之年走红粤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名冠全国、誉满梨园。陈宝寿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不仅把辈武生林妈璋、陈味身上的“绝活”融为己用,还将南拳武术、民俗风情、民间舞蹈汲取贯通到正字戏中来,通过外师教化、内得心源,创立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正字戏表演艺术学派,为我国正字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宝寿终生倾情戏剧,为正字戏擎起大旗数十年,一生扮演过几十个文武小生、老生角色,有《翠屏山》的石秀、《武松杀嫂》的武松、《陈世美休妻》的陈世美等,经他演绎的剧目都成经典。
1954年陈宝寿与蔡十二主演的《百日缘》赴省参加戏曲汇报演出,获得特别奖,并受到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56年夏,陈毅、田汉等在广州观看了他主演的《百日缘》、《百花赠剑》等折子戏,评价颇高;1959年他演出的正字戏《金叶菊》参加广东省专业艺术会演,被评为优秀剧目,同年10月1日,《金》剧被召赴广州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秋天,陈宝寿被评为特等劳模,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上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是新中国戏曲文艺事业繁荣的年代,这个时期的陈宝寿,艺术才华也得以发挥到极致,成为正字戏赫赫有名的大师级人物。除了海陆丰当地的正字戏、白字戏外,潮剧、粤剧、黄梅戏等多个剧种演员,慕名向其学艺者众。
1957年——广东潮剧团成立翌年,剧团请来宝寿先生为饰演七姐的吴丽君与饰演董永的黄清城传授《百日缘》(即《槐荫别》)。老先生用了一个月时间辅导他们完成整个剧目。后来潮剧的《槐荫别》公演时广获赞誉,成为潮剧的传承剧目,薪火相传几代人。
“宝寿先生艺术精深,传起艺来如探囊取物”,潮剧表演艺术家林舜卿如是说。1959年,潮剧派出李有存、林舜卿、林玩贞到陆丰正字戏剧团向宝寿先生学习传统折子戏《刺梁骥》。先生与蔡十二用一周时间传授了整折戏。百闻不如一见,先生的高超艺术让林舜卿等演员深深折服。特别是剧中渔女邬飞霞行刺权奸梁冀时生死搏斗的场面很是精彩,有矮步行、蹲步跳行,甩袖、车轮袖、纺纱袖等等,生动表现了人物心理与整个“刺梁”情节。
在次年汕头地区举行的戏曲会演中,林舜卿凭《刺梁冀》的邬飞霞和《活捉孙演》的杜十娘摘取优秀表演奖(最高奖)。《刺梁骥》也成为潮剧戏宝,在50多年后的今天仍在上演。
到了1982年,广东潮剧院艺术家李志浦、吴峰、黄瑞英到海丰拜求宝寿先生学习《张春郎削发》(下称《张》剧)。《张》剧是先生的拿手戏。他扮演的张春郎,曾试过一个晚上被观众割彩褒奖12次。老先生倾囊相授,为潮剧人示范表演剧中“捧茶”、“追殿”等场次,在后来审看潮剧《张》剧演出后,又进一步辅导提点该剧主演陈学希与孙小华。《张》剧次年被拍成潮剧电影,1987年又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还先后被全国和海外共20多个剧种移植上演……这一切追本溯源,多仗先生之功。
由于宝寿从不“吝艺”,他的弟子遍布粤东,经他调教出来的学生艺术上颇有建树,除了潮剧人,还有国家级正字戏传承人彭美英,以及著名正字戏艺人庄朕雄、林沐燕、黄阳民等等。
晚年的宝寿先生仍不遗余力,经常到海丰、陆丰的白字、正字戏剧团传授表演艺术,还亲自随正字戏职业剧团下乡坐镇,坚持在穷郊僻壤的演出一线。1982年潮剧人请他传授“张春郎”时,已76岁高龄的宝寿大师当时正随职业剧团在可塘镇的农村演出。那情景让潮剧人感动至今。
1983年8月2日,陈宝寿在家乡溘然长逝。牛斗艺星陨落,懿范劭德长留。今年是陈宝寿逝世卅十周年,作为“国遗”正字戏的一个象征符号,陈宝寿一生的美誉瑰行,属于正字戏与剧界,属于全国乃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