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卫群新书《潮剧的味道》
梁卫群将她在《汕头特区晚报》发表的专栏文章辑成一册出版。《后记》有一句为此书自我定位的话:一本有美学意味的潮剧散文。我以为她说得十分精准,故借用来作为本文的标题。
当前,有机会看潮剧的人已不多,能写潮剧散文的人更少,能写得有美学意味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了。
卫群看戏与众不同。人家最多只能看情节,听音乐,享受感官愉悦。她看人物,听弦外之音,进入审美境界。这样看戏,太难得了!
她喜欢青年剧团的电影版《告亲夫》,因叶清发的盖良才温文尔雅。盖良才并非一开始便是邪恶之徒,非惯常偷香窃玉,这才显得颜秋荣并非淫荡少女,一般水性杨花。他俩各有初心。这样看戏,便深刻了。
她看《春草闯堂》,议论春草这个人物能否在潮汕大地出现。这问题也提得有趣,眼光也特别尖锐。其实,《春草闯堂》是一出政治正确、主题先行的戏,是当时为突出“卑贱者最聪明”的指导思想而改编出来的。原传统剧目《邹雷霆》中,“闯堂”者为老管家,改编本将其改成丫头春草,重新安排“改信”、“送婿”、“认婿”等情节。这很对以丑行和彩罗衣最擅长的潮剧的戏路,故成为保留剧目。可以认为,春草是特定时期的产物。闽地并非化外之区。同样来自莆仙戏的《团圆之后》,那封建礼教的氛围便压迫得人分外难受。
卫群问:李后在等待谁?当然,在等待包青天。
大家知道,戏曲并非正史,最多仅有一点历史眉目罢了。《狸猫换太子》根据的是小说《三侠五义》。
看这出戏时,我却在思考那个没有出场的人物:八贤王赵德芳。他是戏中关键性人物。因为帝位是他的。虽说史书言乃杜太后劝匡胤传位与弟匡义,但民间从来不相信这种说词。数百年来,秦腔、晋剧、川剧、河北梆子、京剧等剧种都有一出《烛影记》,写匡义(光义)入宫问病,于烛光中用斧弒兄等情节。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有一出《贺后骂殿》,写赵匡胤被杀之后,匡义废侄自立,匡胤妻贺后使长子德昭上殿与争位,匡义欲斩之,德昭触阶而死。贺后遂上殿面数匡义之罪,匡义自知理屈,急谢过,封贺后于养老宫,封次侄德芳为八贤王,赐凹面全锏,许“上打昏君,下打奸臣”,以平贺后之忿。《贺后骂殿》是程派有名的剧目。
《狸猫换太子》便是后面的戏。匡义之儿媳李妃产下太子,由八贤王抚养长成。真宗无子,让八贤王一子继皇位。这就在考验八贤王了。让亲生儿子潞花王继位,这是八贤王为父兄报仇,夺回皇位的千载难逢机会,而且不存痕迹,不露声色。这唯一的好机会,八贤王却放弃了。他选择了走圣人之路,也让李妃有了盼头,包拯有了机会。八贤王抚养这个赵祯,做了41年宋仁宗,却因酒色过度,终生无子,他的皇位继承人赵曙,是在匡义之后的濮王儿子中选出。八贤王这一次再也没有机会继位了。
许多戏分明不是历史剧,编剧却喜欢向我们提供种种历史信息,例如《刘明珠》的明穆宗之类。卫群最喜欢的《莫愁女》,声明徐澄是中山王徐达之后,这就是本剧的历史背景。徐达是明朝第一开国功臣,为朱元璋打天下,东征西讨,后守北京,建居庸关长城,立下汗马功劳,封中山王。他家出了个徐皇后,是朱棣的东宫,本来也够显赫。偏朱棣篡夺侄儿朱允炆帝位,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有一个标准:谁忠于他,就可以高升;谁反对他,就一律杀掉。一时间,南京城血流成河。中山王府的男人,偏没有忠诚归附,故多数被杀或被贬,留下一个空架子。不过,究为皇亲国戚,城楼虽破更鼓在,还可买罪臣之女为奴。作为罪臣之女的莫愁便不同。数年前还随父来王府祝寿,现在一家人被杀的被杀,充军的充军,留下她一人,因年幼被卖作官婢。这就是剧作提供给我们的时代背景,让我们知道莫愁为何终日愁容满面,郁郁寡欢。我们掌握这些之后,就可以进入剧情,去分析人物,欣赏艺术了。
她看《续荔镜记》,品味出该剧不突出官场人物的崇高,而带着更多平民情感。这便是知音了。说庞三娘自始至终没喊一声苦,更是听得深、看得细了。她指出水袖过长的弊病,影响演员细腻指式的表现,更是一语中的。
最喜欢她写王江流和郑文风两篇。王江流舍生之前,还把两件内衣洗净,拧干,分明有点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气味。他不写遗书,不喊冤屈,瓦片上的字,不写“永别”,却写了“再见”,足见他对人世的温情和挚爱。两个细节,一个人便站起来。王江流有一股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
郑文风外表威严,呈“冻霜面”,却厚道、温和,也够感人的。
笔者多次说过,潮剧的繁荣,要靠三部分:一、创作主体,包括创编人员和演员;二、剧场;三、观众,包括评论界。有一批高素质的剧评人才,是潮剧之幸。目前,像梁卫群这样善于看戏和评戏的人还不多,形成不了气候。潮剧应主动争取文艺界参与,形成理论氛围。多些有艺术素养的人共同切磋,肯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