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人更为迅速成长。”对于青年学艺,卢老先生特别强调“学死用活”四个字。他认为,戏曲表演上“四功”、“五法”的基本功基础一定要打得很扎实,这是“学死”,而后根据各个不同人物的需要,有法度地加以运用,便能“用活”。
郭石梅说要发挥中年人的作用
郭石梅同志看到黄瑞英、林鸿飞、吴殿祥等人担任导演,而且独力排演大戏;对李廷波、陈登谋在编曲创腔方面初露才华等现象,说他感到“十分欣喜”。他说:“各团的中年或接近中年的同志都很辛苦,起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但是,中年人身强力壮,很有作为,要发挥他们的作用,培养青年也要靠这些人。”
范泽华建议加强基本功训练
潮剧各行当新苗涌现,形势喜人。范泽华说:“三团新人济济,老旦胡娟,小生陈学希,乌衫郑小霞、王少瑜,乌面蔡华,花旦丁华等等,演出博得观众好评。”但对这些同志,她感到基本功还不扎实,要加强训练,打好“唱”、“做”底子,多演各行应工的锦出戏。她认为剧院可组织些专门行当的小型汇演,交流学习,促进繁荣发展。 |
|
|
|
|
羡 新
新葩在春天里开放
今年春天,潮剧院举办青年汇演,一个个青年演员象一朵朵迎春天,引人注目。在汇演中,三团演出六个短戏,有四个得了奖,被称为一枝迎春开放的新葩,受到人们的赞赏。
三团原是一个演出队,成立只有一年,新名字是今年春天定下的。团内年轻人很多,二十八个演员中,青年占了二十二。这些年轻人,一年来通过二台大戏、十多个短戏的排练,艺事上取得长足进步。现在,他们在团内撑持“半壁江山”,并以其初试锋芒的艺术朝气,为八十年代潮剧艺坛带来春天的信息,增添青春的活力。
向“小先生”们敬礼
这些年轻人的进步,是多方面努力取得的。团内有个“小先生”活动,已开展了近一年。“小先生”们不是负有盛名的师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