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润海题诗 |
|
《张春郎削发》赴上海、杭州、漳州等地作交流演出。1984年由中国新闻社与香 港志佳影业公司联合摄制成潮剧电影,成为第一部宽银幕潮剧电影,发行海内外。 作品雅俗共赏令人喜爱
李老认为,“雅俗共赏是治疗戏剧危机的良方”,也是“审美要求的最高境界”,他的剧作努力追求这种境界。李老创作的剧目中,描写人情冷暖、恩怨悲欢的世俗化故事,表现爱情的悲欢离合、家庭的伦理矛盾、生活的喜怒哀乐,故事性强,人情味浓,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题材。选择这种题材,与李老雅俗共赏的美学追求有密切的关系,也与潮汕地区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有关。
199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李志浦剧作选》一书,该书为李志浦的代表作品结集。收入作者《张春郎削发》《穆桂英》《孟丽君》《陈太爷选婿》《龙凤店》《安安送米》《回窑》《妙嫦追舟》等八部剧作。读过《李志浦剧作选》中,可以悟出一些道理:雅俗共赏,俗是基础。李老写的都是群众熟悉并喜爱的人物,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在李老创作的剧目中,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都具有浓烈的抒情风格,他似乎更偏爱和擅长抒情喜剧的创作,他的两部代表作《张春郎削发》和《陈太爷选婿》情趣盎然,令人赏心悦目。
在1995年举行的李志浦剧作研讨会上,文化部原副部长陈昌本挥笔写下:大智若愚 大雅若俗。 |
|
|
|
|
61 |
|
|
|
|
|
|
陈文惠 |
在潮剧界,著名表演艺术家姚璇秋是标志性人物。1949年,年仅14岁的姚璇秋就跟随兄长从艺。1953年加入正顺潮剧团,是潮剧废除童伶制以后进入剧团的新一代潮剧演员的杰出代表,她的艺术成就伴随着潮剧前进的步伐,随潮剧走出广东、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声誉传播海外。在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中,珍藏着多位名家祝贺姚璇秋从艺50周年的书法作品。
珍贵画册再现舞台精彩瞬间
周末早上,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民权路潮剧院宿舍的姚璇秋家中。现年83岁的秋姨精神矍铄,她正和陈瑜老师在收看潮剧节目,瑜姨也是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工潮剧小生行当,两位是姑嫂。谈起从艺的往事,秋姨平淡眼神间笑意满满,总是很谦虚。她拿出1999年出版的《姚璇秋舞台生活五十年》一书,翻开画册,里面每一帧照片都记录着她在潮剧舞台的精彩瞬间。
记者注意到,画册的图片是由陈复礼、马乔、马卡、黄骊波和黄史彬等摄影家提供的,整本画册汇聚了姚璇秋潮剧舞台50年塑造的众多艺术形象,从曾轰动京城的《扫窗会》的王金真、《陈三五娘》的黄五娘、《苏六娘》的苏六娘,到新编历史剧《辞郎洲》的陈璧娘,从现代戏《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李梨英、《江姐》的江雪琴,到《万山红》的女村长,一个又一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功底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并享誉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各国。
《扫窗会》是启蒙戏也是成名作
1953年,姚璇秋被正顺潮剧团吸收为演员,师从潮剧名教戏杨其国、陆金龙、黄蜜,后得卢吟词先生指导,开旦行戏路。姚璇秋天资聪颖,学艺刻苦,入戏快。仅10个月即演出潮剧《玉堂春》和传统锦出戏《扫窗会》, |
|
|
|
6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