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意识到,这条路对潮剧的发展非常有利,于是,挖掘、整理、修改传统剧目工作全面铺开。汕头潮剧人也保留了地方小剧种的虚心,一有机会就带剧本上省城请专家审阅批改。由于潮剧保留了比较多的传统,教授们对其唱腔音乐十分欣赏,哪些地方觉得不满意,还会主动提笔修改。不少剧目经过大师们的提炼和升华,成为更加优秀的作品。名家的点评和建议一言九鼎,中山大学王季思教授在看了姚璇秋主演的《辞郎洲》后,撰文评论陈壁娘“柔情似水,烈骨如霜”。这对潮剧的影响和传播助力不小。
蔡楚生,一个只读过4年私塾的潮阳人,凭借着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成长为“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蔡楚生对家乡和潮剧感情深厚,一直关心和支持潮剧的发展。1957年和1959年潮剧两次晋京演出,他都亲临现场观看并请演员到家里做客。1960年12月,蔡老在广州欣赏为招待外宾演出的优秀折子戏《芦林会》,剧团领导请其为该剧目进行修改,蔡老欣然应允。次年1月初送去剧本,至2月21日修改本便送回潮剧院。这本《芦林会》修改手稿,彰显了老一辈文化大家对潮剧的关心、扶植和支持。 |
|
收藏于潮剧艺术博物馆的《芦林会》修改稿(陈文惠 摄) |
|
|
|
55 |
|
|
|
|
|
|
李映蓉 |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剧”,热爱乡土艺术的潮汕人这样夸耀潮剧。不错,潮汕人出外谋生,无论是在国内或走向世界,萦绕一生的,是亘古不变的乡音乡情。远赴他国讨生活的潮汕人,把家乡习俗带到世界各地,每当举行习俗活动时,只要条件许可都要唱潮曲、演潮剧。潮剧,在对外文化交流和维系乡情梓谊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1960年赴香港柬埔寨演出盛况空前
第一次总是令人激动和难忘。1960年5月,广东潮剧院应邀首次到香港公演,占香港总人口五分之一的潮汕人像过节一般喜悦,奔走相告。广东潮剧院知名导演黄瑞英老师对演出盛况记忆犹新。瑞英老师回忆,当年剧团的年轻演员对外面的世界既新奇又惴惴不安。这种不安很快被在港侨领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款待消解了。不少在港乡贤更是亲力亲为,如庄世平先生就对演出给予了很大帮助,陈复礼先生伉俪及其儿媳更是细致入微,关心照顾演员们的日常生活,亲自指导大家衣着打扮和外交礼仪。在港演出场场爆满,有人甚至漏夜拿着席子占位排队,只为能买上戏票。12元8角的戏票被“黄牛党”炒至200元!一些新加坡、印尼和泰国华侨甚至不远千里乘飞机来看戏,香港所有中文报纸连续报道演出盛况并发表评论,《大公报》形容整个香港“无谈不潮剧,无声不潮音”。
同年10月,作为我国政府与柬埔寨王国政府的文化交流协定项目,广东潮剧院受国家委派组成中国潮剧团,由北京市副市长王昆仑任团长,赴柬埔寨访问演出。赴柬行程可谓长途跋涉,从汕头坐汽车去昆明,再从昆明取道缅甸仰光,在仰光小驻,再转机去柬埔寨首都金边。剧团事先做好功课,除了为华侨准备中文字幕,还特地请人翻译了柬文版本,演出中同步简要介 |
|
|
|
5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