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格子说,这些都是用于放置化妆或装饰挂件用的,而下边则是装戏服或衣物。
以往戏班下乡或出外演出,流动的床铺就是戏班演职人员的家。 |
|
枕箱 (陈史 摄) |
|
|
枕箱既可当枕头使用,又可以存放私人的重要物品。枕箱看起来像个长方体的盒子,箱子顶盖两头微微向上翘,正面则有一个小小的锁孔。卢吟词先生随戏班演出时,就用枕箱作为枕头并存放私人重要物品。记者打开枕箱,里面还存放着几张粮票和几个小灯泡。据了解,过去戏班资格较老的师傅很多备有这种枕箱。
随着时代的发展,潮剧艺人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
|
大型戏箱(陈史 摄) |
|
潮剧演出所使用的戏箱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以往木戏箱变成现在的铝合金戏箱,遗留下来的木戏箱已经逐渐被淘汰而难觅踪影。而这三件珍贵的旧戏箱的展示,为市民了解潮剧艺人艰辛的演艺生涯提供了实物例证。 |
|
|
|
35 |
|
|
|
|
|
|
陈文惠 |
“七分看戏三分看景”,看戏和做戏同样需要酝酿情感,有意境的舞美设计能营造剧情氛围,反映人物内心,有助于观众“入戏”。所以,舞台美术设计作为潮剧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人誉为“眼睛的音乐”、“映花的绿叶”,是潮剧综合艺术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揭示主题,促使人物在整个舞台上给观众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潮剧舞美设计就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创作出剧中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
近日,记者走访广东潮剧院潮剧艺术博物馆,被橱窗中几张具有舞台意境美的潮剧舞美图所吸引,有《陈三五娘》、《陈太爷选婿》、《葫芦庙》及《八宝与狄青》等,设计色彩明丽抒情,潮汕美景入画,舞美创意惟妙惟肖,尽展潮剧舞台的浓墨重彩。
潮剧舞美体现潮汕地方色彩和潮剧艺术特色
在历史过程中,舞台美术是随着演出剧目、舞台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据资料记载,清光绪末年是潮剧一个繁盛的年代,当时有潮剧200余班,不仅活动于各地临时搭起的戏台,或泥土建筑的庙台,并开始进入市镇的营业性戏园。台面也逐渐扩大,戏棚从六柱、九柱到十二柱。物质条件促进了舞台装置形式的变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潮剧普遍采用绣花帐幔作舞台装置,初时与京剧的“守旧”相似,后来潮剧舞台美术慢慢形成。 |
记者看到,在展厅的橱窗里,潮剧《陈三五娘》舞美设计图充满诗意的画景,垂柳依依,亭阁与江边美景有机地揉合在一起,一幅精美的图面跃现眼前。那是为该剧“投荔”场次而设计的背景,图中用小巧玲珑的红楼作主景,背景是碧波荡漾的西湖,烘托主人公陈三五娘那种诗情画意般美好的爱 |
|
|
3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