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丹 |
“潮绣戏服”是指将潮绣的刺绣特点溶入潮剧的服饰之中,具有潮绣托底、垫高、呈现立体感的刺绣工艺技法,其配色对比鲜明,装饰性强,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在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中,一件由新加坡陶融儒乐社捐赠的武大甲便是“潮绣戏服”中难得一见的精品之作。它由潮绣精工绣制,综合了绒绣、线绣、钉金绣和金绒混合绣等潮绣特色,粗犷、雄浑、独具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绒绣,历经70余年风雨沧桑,绣色依然不褪色,而其中蕴藏着精湛的潮绣工艺如今已濒临失传,这件武大甲也成为馆中一件无法复制的珍贵藏品。
历经70年光彩依旧
“我来给你们讲讲这件武大甲的故事。”跟随捐赠方、新加坡陶融儒乐社副总务李咏恩女士的脚步,记者来到了放置这件武大甲的橱窗前,金色的武大甲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如果没有看一旁的文字牌上的介绍,很难想象这件武大甲经历了70余年的风霜。
“这件名贵的戏服是我们乐社捐赠的,但最初并不是我们出钱订制的。”据李咏恩女士介绍,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一个马来西亚的乐团为了帮东南亚第一所中文大学南洋大学筹款,决定到吉隆坡义演。马来西亚的乐团特地从国内订制了名贵的“潮绣戏服”,这件武大甲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演员,便到新加坡陶融儒乐社借演员。义演结束后,该马来西亚的乐团本想自己培养演出人员,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师教戏,便将武大甲等“潮绣戏服”赠送给了新加坡陶融儒乐社。这件名贵的武大甲也在乐社精心保管下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并于2010年捐赠给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这件武大甲也经历了从中国到马来西亚再到新加坡最终回到中国的曲折历程。 |
|
|
|
49 |
|
|
|
|
|
潮绣工艺濒临失传
据介绍,这件武大甲除了有70多年的历史,最珍贵的地方还应属濒临失传的潮绣工艺。李咏恩女士告诉记者,2010年带着武大甲回到中国时,她特地找到了潮州一家潮绣厂的负责人鉴定,该负责人一眼便认出该武大甲的工艺是出自他爷爷之手,并声称该工艺如今或许已经失传了。
“当时潮绣厂的负责人希望我把武大甲送给他,他想把线拆出来研究其中的技法,我怎么可能舍得呢?”李咏恩女士说,曾经有老师傅告诉她该武大甲是纯手工打造,而且是出自一人之手,费时多达数月,其中的金线“货 |
|
这件武大甲历经70年仍完好无损(陈史 摄) |
|
真价实”,造价不菲。李咏恩女士表示,如此珍贵的“潮绣戏服”只有放在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中妥善保管并对外展出,才能展示其应有的价值。
“我们乐社有不少古戏服现在都已经腐化了,非常可惜,所以我们把武大甲捐赠给博物馆,希望这件珍贵的物件能够得到更好的保存。”新加坡陶融儒乐社副社长林舜香女士表示,这件“潮绣戏服”是潮绣老艺人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值得看见它的人用心去体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走进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一睹风采。 |
|
|
|
|
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