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尤其是在苏州,用当了15年的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的话来说:“我认为昆曲赶上了近百年来最好的时期!”
  为什么这样说?“戏曲传承最关键是人才。苏昆的‘传字辈’标志着苏昆已经传承到第六代。经我们认真研究,新招录的第七代传人‘振字辈’已经确定。并且在政府的支持下,‘振字辈’这个月全部纳入事业编制。但十几年前,昆曲发展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当时正是全国政协京昆室的一份调研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国家有关部门拨付重点扶持昆曲艺术经费5000万元,为昆曲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所以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昆曲不可能振兴。”
  蔡少华院长的这段发言,在调研组到苏州昆剧院和苏州评弹团(学校)考察时看到的笑脸中得到了证实。
  苏州昆剧院是古色古香的园林式建筑,古朴雅致、步移景异。亭台楼阁之中,调研组看到琴师在陪着演员吊嗓子、老师口传身授地给徒弟说戏,学生们毫不惜力地在练功……在一间垂挂着丝帘,充满诗情画意的房间里,几个学生们正在学习工尺谱。委员们不禁驻足一起研究,并鼓励说:“你们学习的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宝贵遗产,将来是功不可没的!”
  董圆圆委员见此情景说道:“这样的艺术殿堂,让我感动得落泪,也让我们看到了戏曲人的尊严!”
  十几年前参与全国政协拯救昆曲调研的吴江常委感慨道:“变化太大了!那时在全国的7个昆曲院团里,苏昆的条件是最差的,如今可以说是最好的!”
  苏州评弹团和苏州评弹学校采取的是校团合一模式,即创作、演出、教学、培养和锻炼人才的功能结合在一起。调研组一行看到该团(校)既有若干个供单人教学、双档视唱的小教室,也有几十人的大教室,还有大型排练场和自己的剧场,有效地解决了人才培养、排练场地与演出场馆等问题。
  坚守着 感动着
  对于转企改制后的戏曲院团如何更加有保障、有活力,地方政府和院团共同探索和努力着。

     
   
卷 首  
 
   “企业要‘趋利’,但是文化艺术,是要‘去利’的。作为管理者,我们对此也不免感到有些困惑。现在戏校开始招生了,可是剧团改制后解决不了户口、编制问题,人才还是招不进来!现在江苏省昆剧院一年演出600多场,整体上演员收入有所提高,但是频繁的演出又会影响演员的沉淀和提升。”座谈会上,江苏省演艺集团总经理柯军的一番话引起了调研组的深思。
  “一场演出演员能拿多少演出费?”委员们问。
  “我是一级演员,基本工资是3000元,一个月演10场左右,补贴大概1000元。”一位在场的扬剧团老演员插话道。
  杨赤委员是大连京剧院院长,对此有切身体会:“戏曲演员收入不高,但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充满自豪感!可是如果基本保障问题难以解决,戏曲人才的萎缩在所难免。”
  面对困难,戏曲院团和戏曲人的坚守、坚韧与坚信,感动着调研组的每一位成员。
  政府也在积极努力:今年常州市锡剧团要培养“第七代传人”,团里按照“行当”招生8男8女,他们在校期间的学费全部由常州市政府承担。
  有委员通过此行所看到的院团好的做法及存在的困难,总结这样几点建议:“政策落实到位、改革不忘初心、发展遵循规律、建立长效机制。另外还可以通过下基层补贴、建立票友社和一团一场等措施解决问题。”
  忧虑着 期待着
  戏曲人才问题,也是多年来戏曲界所共同面临的困境,委员们一直在为此鼓与呼。
  在和江苏省举行的座谈会上,曾任江苏省锡剧团副团长的倪同芳发言时激动地站了起来,为的就是人才问题———“锡剧在江苏群众基础牢、市场好、剧团多,但是后继乏人、青黄不接。锡剧当家花旦董云华嗓子不好了,想在省锡剧团找一位接班人,找不到!演出要到省以下的剧团借演员,我真的感到忧心忡忡!”倪同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