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丹虹 |
当悠扬的潮乐响起,当婉约的潮曲传来,当浓妆的剧中人物款款出台,人们都会沉浸在剧情的悲欢离合之中,如痴如醉,浑然忘我。这就是潮剧,一种汕头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一个潮汕特有的文化符号。 |
潮剧是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与汕头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国泰民安,社会安定,潮剧才能繁荣和发展。从近代潮剧发展史看,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北阀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几个历史时期。潮剧也经历了从繁荣、萧条到衰落的波浪式历史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至30年代中期汕头相对稳定,潮剧就有过短暂的繁荣。从1939年汕头沦陷至1943年汕头特大旱灾,均为潮剧的衰落期,1945年日本投降,社会经济尚未恢复,内战的烽火又硝烟弥漫,潮剧戏班处于萧条状态。这一时期,由于中国的动荡不安以及人民生活的贫困,有的戏班解散,艺人流落街头,以卖唱糊口;有的戏班漂洋过海,前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演戏谋生。新中国的诞生把潮剧艺术带到一个“金色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潮剧又迎来了一个绚丽的春天。汕头的大观园、大光明等剧院,几乎每晚都有潮剧团体在演出,即使如此,还是满足不了汕头百姓观剧的需求,一部分百姓都要高价从票贩子手中购买潮剧票。大同、工人文化宫等露天舞台的演出也是座无虚席。有幸福就有潮剧,这是因为社会安定了,温饱的问题解决了,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了,潮剧的繁荣和发展就成为一种必然。由此可见,任何一个时期的潮剧繁荣都和当时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相关,潮剧存在的基础,就是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潮剧文化无不渗透在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电影、电视、网络等艺术载体借助高科技的手 |
|
|
15 |
|
|
|
|
|
段,方便、快捷地满足了百姓多变的娱乐心理,但潮剧作为一种地方传统艺术的形式,对汕头的部分百姓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内在需求,也是终生相伴的需求,潮剧没有淡出百姓的娱乐视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潮剧在百姓的文化消费中,依然占据一席之地。2008年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汕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潮剧进城”活动,每月在艺都大剧院连演三场,持续数载几乎场场满座。自2013年1月以来,每逢周五的晚上,广东潮剧院的“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惠民演出在谢慧如剧场准时开锣,活动启动至今演出百余场,汕头的百姓在这里享受着潮剧带来的快乐。 |
潮剧是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各种表演艺术元素的艺术,是一部分汕头人的娱乐方式,也影响着这部分人的审美和价值取向。近几年,喜欢潮剧的百姓越来越多,不管白天或是晚上,不管公园或是社区,都会活跃着一群群自娱自乐的戏迷,他们开心地唱、尽情地演,一腔一调、一举一动,吸引着人们驻足观看,成为幸福汕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戏迷庆幸自己赶上这个好时代,记录自己“有潮剧就有幸福”的精彩,是从黑白相片到彩色相片,从录音带到CD,从VCD到DVD,这种单一平面到立体动态的演变。经济的发展让汕头百姓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东西都变成了现实,有的戏迷自发组织演唱会,有的戏迷踊跃参加文化部门举办的票友演唱大赛,有的戏迷参加潮剧培训班的学习,有的戏迷还大投资聘请专业人士策划,组织专业乐队伴奏,邀请名导演执导,名演员对唱助演,拍摄个人潮剧演唱专辑发行。 |
2014年10月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潮剧的发展吹响了新的号角,扬起了新的风帆。建议相关部门应该聘请文化、经济、社会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通过立项对潮剧的发展进行专项的研究,制定出潮剧文化与建设幸福汕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立体、多元、互补地扩展潮剧的城市发展之路,同时通过吸纳新的艺术元素,打造新的文化内涵,弘扬和提升潮剧的艺术品位,让潮剧剧目中的正能量注入百姓的生活,让汕头百姓在拥有时尚的同时,拥有一份厚重,拥有一份幸福。 |
|
|
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