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
   
  先前对陈楚云不甚了解,只知道广东潮剧院一团有一个她,外表清新靓丽,气质落落大方,唱腔委婉动听。本次访谈是在汕头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当日第四届潮剧节(汕头)闭幕式节目正在排练,见面时她正坐在演播厅观众席的第一行“绑小脚”,为演出《典妻》所用的“踩高跷”做准备。
  记者:您好,非常高兴您接受潮剧《声色艺》采访,首先恭喜您在第七届广东省中青年演艺大赛中获金奖第一名。
  陈楚云:谢谢!也谢谢潮剧《声色艺》的读者朋友,还有喜欢我的戏迷朋友,比赛后接到很多来电和信息,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记者:您此次参加比赛的剧目是《典妻》,讲述的是一个被丈夫以百元典给别人借腹生子的妻子,在典期已满的回家路上,既对幼子恋恋不舍,又惦记着已阔别三载的儿子,焦急徬徨,思绪万千。却不料在跨进家门的一刻,儿子已病得奄奄一息……这是一段非常考验演员功力的戏。
  陈楚云:《典妻》这个戏虽是短短的十几分钟,里面却表现了“妻”的喜怒哀乐各种不同的情绪变化,在这过程中需要把握好情绪的火候,让观众的心随着角色的情绪起伏。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戏,是因为我对这个戏和这个角色很喜欢。
  记者:是什么原因使你喜欢这个戏和这个角色?
  陈楚云:这要从当时还在中国戏曲学院学习期间说起,有幸观摩了一位学京剧的师姐演出,剧目就是《典妻》,她以”踩高跷“的艺术形式足足演出了两个半小时,当时我彻底懵了,被这种高难度的艺术触动了、震撼了,从此我深深的爱上了这个剧目。回汕头后因一些原因没能这个戏,但时刻准备着,等时机成熟时一定要排这个戏,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广大观众朋友,并且将”踩高跷“这个艺术形式运用到潮剧中来。
  记者:说到“踩高跷”,戏迷朋友津津乐道,并笑称您是在跳潮剧芭蕾,这种艺术形式很少运用到潮剧表演,着实让我们大为惊喜。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这门技艺的?
  陈楚云:在大学时,我已经开始学习“踩高跷”了,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高雅古朴的艺术表现形式,当时我被师姐的艺术功底征服,太神奇了,你可以看下我这双鞋,几乎不到我们平常鞋子的二分之一,身体的所有重量
  53
     
   
封面人物  
几乎都集在脚掌前方这个位置,在表演时它几乎用去了我一半精力。
  记者:“踩高跷”无疑是本届演艺大赛的一大亮点,非常感谢楚云将这种艺术形式运用到潮剧中来,让潮剧观众开了眼界,收获了独特的艺术享受。这双小脚鞋相比较芭蕾舞鞋好像更具难度,因为芭蕾舞鞋是踮地的,而这双鞋是增高的。练习的过程想必非常的艰难。
  陈楚云:芭蕾舞是脚尖踮在地上的,比较有踏实感。开始练“高跷”的时候,是一个跌倒、爬起、再跌倒的过程,很难掌握到平衡点,为了尽快掌握这种技巧,我在家里的时候,无论做什么家务都穿着这双鞋。从慢走到快走,到后来逐渐找到平衡点,就慢慢适应了。
  记者:刚在演播厅的时候无意中看到您的脚趾头,都是乌青红肿的,可想而知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有多困难了。在此期间,你有想过放弃吗?
  陈楚云:我从没有想过放弃,人一旦心里有了信念,就会忽略一些反作用的东西。“将这一技艺带到潮剧中来”就是我的信念,虽然脚指乌青淤血,但终于把“踩高跷”这个技巧练成,所以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记者:看到这双鞋就让我想起以前古代女人裹小脚,这双小脚鞋对于这个戏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在编排上哪些地方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陈楚云:你说的很对,这双小脚鞋跟以前古代女人裹小脚有相似的含义,我想运用这双鞋演出更能突出典妻这种旧时代妇女的悲剧性命运。在这个戏的编排中,吴兹明导演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其中一个就是他认为有必要在戏中点出这鞋的存在,于是我便在戏开场时加了两句唱词“长长布带三寸宽,紮出小脚苦命人”,这样一下子就将亮点曝光,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这也是艺术上非常巧妙的运用。
  记者:比赛的时候,观众是不是就很快注意到你的鞋?
  陈楚云:注意到了,开场起步时大家就感觉到我的走路形态和平常有点不一样,当时观众席就有了反应,评委们也都在窃窃私语。可能是因为这种技艺很少出现在潮剧表演中,所以大家都感觉比较新鲜,到省赛的时候,主持人就首先介绍踩高跷这种技艺。
  记者: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在您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演员向你学习,开创潮剧更多的亮点。在颁奖时,当主持人宣布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