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潮剧,旗帜用帛,俗亦大靡焉。”云霄、龙岩在闽南,与粤东潮汕平原毗邻,方音相近,音乐相仿,潮剧才能有“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的盛况。
漳州位于泉、潮之间,历来是泉潮来往必经都市。有意思的是,漳州将来自潮汕的潮州戏称为“白字戏”,(现今老一辈潮州人仍称潮剧为“白字戏”)而将来自泉州的梨园戏称为“泉腔白字戏”或“老白字戏”。连剧种名字称谓都相同,只不过加“泉腔”二字以示区别,这也表明泉潮两地戏曲之大同而小异,也是两地戏曲具有相同声腔系统之证明。
嘉靖本《荔镜记》中,有八支曲子标明“潮腔”,即风入松(第13出)大河蟹(第17出)、驻云飞(第20出)、黄莺儿(第22出)、梁州序(第 24出)、望吾乡(第26出)、醉扶归(第28出)、四朝元(第49出)。除这些外,其余的曲子是否“泉腔”?我看不一定。此本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宋元戏文辑佚》中有很多相同的曲牌,说明这本戏文吸纳了早期戏文不少音乐曲调来丰富自身,它也可能保留一些戏文原来的曲调。而这正是明本潮州戏文在唱腔音乐上较普遍存在的。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京剧作一比较。京剧在形成期有所谓“两下锅”、“三下锅”现象,即早期演出,既有唱皮黄腔,也有唱昆腔或梆子腔等,各种不同声腔存在于同一舞台之上,或同一戏班之中。潮剧在形成期也存在这种现象,如在明本《荔镜记》中,既有唱“潮腔”,也有唱“泉腔”,(故云“潮泉二部”)恐怕还保留一部分唱原来戏文的声腔。估计到了万历(1573一1620)《潮调金花女》面世,“潮调”才脱离“潮泉腔”而独立存在。但就在“潮调”《金花女》中,也有个别曲子标明“正音”,甚至说白也有标“正音”的。如《刘永祭江》一出,驿丞迎接刘永说一句“龙溪驿丞迎接爷爷”,就标明“正音”。这里的“正音”,也即中原音。一个“潮调”剧本也掺杂有“正音”的唱或白,可见早期潮剧本也有“两下锅”、“三下锅”现象,这正是明本潮州戏文特征之一,是从南戏演化成潮剧过程中难免发生的。
顺治八年(1651),《新刊时兴泉潮雅调陈伯卿荔枝记大全》刊行,潮人谓时尚为“时兴”,陈伯卿即陈三,“泉潮雅调”即潮泉腔之谓也。说明清初潮调虽已独立,但潮泉腔依然十分流行,是当时的时尚声腔。对顺治 |
|
|
31 |
|
|
|
|
|
本《荔枝记》所标示的“泉潮雅调”,《中国戏曲志·广东卷》解释为潮剧接受了“徽池雅调”的影响,这也是望文生义产生的错误。潮州离安徽徽州池州很远,潮剧不可能接受“徽池雅调”的影响。所谓“泉潮雅调”,我以为就是指“其歌轻婉,闽广相半”的“新调”潮泉腔。“雅调”者,好听的音乐曲调之谓也。李渔曾在《闲情偶寄》中批评当时有部分“俗优”无“雅调”。雅,本意为正、高尚、美好;但潮州话“雅”,指的是漂亮好看。对一个戏来说,“好看”当然包括“好听”在内。只要是潮州人,对“雅”字的解释,只有此义。因此,所谓“泉潮雅调”,意思就是好看好听的潮泉腔!
道光四年(1824),郑昌时《韩江闻见录》刊行,其咏潮州戏演出诗云:“东西弦管暮纷纷,闽粤新腔取次闻。不隔城根衣带水,马头高调送行云。”诗中说到“闽粤新腔”,可见潮泉腔产生之后,于明清两代一直以一种“新调”、“新腔”给当时人留下深印象。(待续) |
|
林淳钧 |
编者按:这是潮剧史研究专家林淳钧待将付梓的书稿,是作者又一心血之作。作者选辑了潮剧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20世纪50—90年代广东潮剧院和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属潮剧团上演过的101个有影响或有代表性剧目的照片,每张照片附以简要的剧情故事和主要演员介绍,帮助读者对照片的了解。本期起,本版将逐期进行刊登,以飨读者。 |
《荔镜记》 |
泉州人陈三,送其兄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适逢元宵节,上街观灯。潮州富家女黄九郎之女黄五娘,也偕婢女益春观灯。陈三在观灯中失落一把锦笺扇,被与五娘随行的媒婆李姐所拾。 |
|
|
3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