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信息 梨园群英 潮剧文库 经典剧照 影音欣赏 院团版社
 
潮剧里打鼓先生了不得 行内人称“仙”
发布时间:2017/4/14 11:03 来源:潮州日报 作者:许镇焕

潮剧里打鼓先生了不得.jpg


  “先生”一词,就目前的语境,是泛指对男性的尊称,早在民国时期也用作对女性的尊称,可要被尊称为先生的必是德才兼备的女性,如鲁迅先生之夫人许广平先生、钱钟书先生之夫人杨绛先生;从字面上看,是指先于自己出生的人,但大都是对有德行之人的尊称,比如对师者称之为先生,潮州俗话教书先生便是例证;对医者也称之为先生,在时下的潮州,如果某人病了,还能听到顺嘴一问,“去问(看)先生未”,应该说,“先生”一词对医者的尊称先于“医生(师)”而生。还有,“先生”还多见于对问卜卦命看风水者的尊称。


  “先生”一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对贤者的尊称,潮剧行业当然也不例外,然而,戏班对“先生”这一称谓的应用是宁缺勿滥,在童伶制时代的潮剧戏班,仅有教戏者和打鼓者可称先生,是戏班中身份最高的“角色”。其余的或称师父,打杂,还有卖身的戏仔。在潮剧戏班中,戏仔、师父多,教戏和打鼓则是凤毛麟角。


  虽然“先生”少,但“先生”必须精,才能配得上身份。旧时戏班,还没有引入导演机制,一名称得上是教戏先生的,必须集编剧、作曲、导演、打鼓、拉弦等于一身的贤者,是潮剧艺术的集大成。他的眼光、修养决定着戏班的艺术创作,以及艺术水平的高低。与教戏先生并称的是打鼓先生,为何也配如此地位与称谓?打鼓者,是舞台演出的总指挥,当打鼓先生坐上“白虎堂”,演出节奏的快慢,情绪的起伏,都在掌握之中。作为演出的总指挥,他必须目观六路,耳听八方。演出当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必须由他及时校正,方能保证演出得以正常运转。因而,打鼓者被称先生并不是浪得虚名,他也与教戏先生一样,必须集编剧、作曲、导演、打鼓、拉弦等艺术于一身。


  通常,戏班的教戏和打鼓是同一人,但也有独立分开的,毕竟教戏先生可能被邀请到其他戏班去教戏,而打鼓先生是戏班顶梁柱,他是戏班固定的“角色”。如果戏不是教戏先生本人打鼓,那么,为了让打鼓先生熟悉演出节奏,第一场演出得由教戏先生亲自操棰,第二场起方由打鼓先生坐上“白虎堂”。说到“白虎堂”,笔者想多说一句,读者也许立即会联想到经典小说《水浒传》中林冲之误入高俅“白虎堂”,其实二者有无联系,笔者不得而知,但相信是潮剧先人借用其威严之意,给打鼓先生造声势、显威严,细想起来,确实用得精准。


  旧时戏班一般有二位打鼓先生,分为头手打鼓和二手打鼓。头手打鼓是主要的,所有演出的主要场户都是由他完成,而二手打鼓只是完成一些次要场次的操棰或者顶替头手打鼓吃点心、小解,更多的时间是做下手家伙,负责亢锣俗称锣仔和头面曲锣的敲打工作,是打鼓先生指挥家伙的首要执行者,其位置是重要的。偶尔有不知行情的演员坐上了,当即有人会提醒,“弟呀,这个位置孬散坐,是打鼓先生坐的。”或许,潮州俗话“饭好散食,话孬散说”,还可加上一句 “位孬散坐”。


  说完“先生”,该说“仙”了。关于“仙”,在舞台上是具有喜气的字眼,如戏开棚时必扮吉祥戏“五福连”,戏人俗称“扮仙”,再有就是舞台上救苦救难的仙人,反正但凡与“仙”沾边的大都人们所景仰的字眼。笔者开始参加剧团工作,是在一民营剧团,在那里,所有的人称剧团那位打鼓先生,并非叫他先生,而是叫他为某某仙。初听时感到奇怪,明明得叫先生,怎么冒出“仙”的称谓来呢?那位打鼓先生是我之同乡,是家父的徒弟,于我算是比较了解,他的形象看上去真配不上“仙”字,若要牵强附会的话,因他平时喜欢喝酒,那就附他与李白一样酒仙的雅号,仅此而已,称他为仙,真个让我感到莫名其妙。随着在剧团呆久了,慢慢发现称打鼓先生为仙的不是我说的这位仁兄之专一,潮剧界中,不管是教戏先生还是打鼓先生都有“仙”的称谓。如潮剧界著名的打鼓炳和先生、致祥先生、松发先生等,均被称为炳和仙、致祥仙、松发仙。如此一来,笔者知道戏人叫的“仙”必然有其来由,只是笔者孤陋寡闻,不明其来由而已。


  后来,从一些老艺人的言谈中,知道旧时潮剧戏班除了正常语言交流之外,在戏班内部形成自己的语言,是为特殊情况下方便自己人交流的行内话,“仙”字也是其中之一。


  看来,潮剧可供探求的文化,可远远不止演出文化,还有大量的东西等待发掘,相信称先生为仙只是其中之九牛一毛而已。


 
 
上一篇: 追溯潮剧源流
下一篇: 一代名丑方展荣心忧潮剧:保护方言保护国粹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