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嘉靖丙寅年《荔镜记》——查考潮剧年轮的实证
发布时间:2017/4/5 11:03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李映蓉

明嘉靖丙寅年.jpg


陈文惠/摄


  说起潮剧,很多人想到的会是《陈三五娘》。走进广东潮剧院艺术博物馆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组《陈三五娘》的人物造型(见图)。陈三、五娘、婢女益春和媒婆李姐,四个栩栩如生的塑像出自汕头本地雕塑师傅之手,采用玻璃钢做原材料,按照真人比例塑造,造型饱满,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穿上精美戏服,就像演员在台上演出一般,呼之欲出。这组人物塑像立于入门最显眼处,也彰显了《陈三五娘》这出戏在潮剧中的重要地位。


  三个剧本展示潮剧演化历程


  《陈三五娘》又名《荔镜记》,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在粤东和闽南民间广为流传。讲述的是明代福建泉州人陈三欲往广南探亲,途经潮州,适逢元宵佳节,满城花灯,热闹非凡。陈三驻足观灯,与五娘邂逅,两人一见钟情,但因五娘已许配富豪林大而无缘。来年陈三重游潮州。两人再遇,五娘投荔枝订情,陈三乔装磨镜匠故意打破宝镜,卖身黄家为奴。后经婢女益春相助,一同出逃黄府,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与人物造型一同亮相的,还有一系列展示该剧演变历程的戏文影印件、剧本。一个是明嘉靖丙寅年(1566)的《班曲荔镜记戏文》影印件,这个版本现今留存两个藏本,一个保存在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另一个存于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这个印本里面有文字标明是“潮泉插科增入诗词北曲勾栏荔镜记”,说明是潮腔和泉腔,即梨园戏演出合刊本。第二个是明万历辛巳年(1581)的《荔镜记》刊本,原件存于奥地利维也纳国家图书馆。第三个是清顺治(1644-1661)的《荔枝记》刊本,原件藏于日本。《荔枝记》比《荔镜记》稍后,这个本比前本有意思的地方是,前本是潮泉合作的书商影印本,这个剧本整个是潮州土话。这组剧本说明潮剧的历史,已经确认的是1566年就有了潮剧,而且有剧本一个个演化到今天,包括续集,说明潮剧在当时已非常完整。明嘉靖丙寅年《荔镜记》就是查考潮剧年轮的实证。


  声腔形成行当齐全才能确认新剧种


  那么,一个剧种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确认呢?潮剧研究专家沈湘渠老师认为,形成声腔以后才能形成剧种。从前潮州人以中州话为官话,称中州音韵为正音或正字。与之相对的潮州方言称土话、白话或白字。不同剧种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声腔的不同。南戏传到潮州,潮州的戏班从最初以正音唱曲,夹杂用潮州话对白,到完全用潮州话说唱演戏,成为潮调、潮音,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创造出了自己的声腔。戏曲最重要的是声腔艺术,这是一次质的飞跃。要形成自己的声腔非常不容易,比如““曾把菱花来照”这个唱段,原来应该是用正音演唱的旋律曲韵,要变成潮剧,就必须作成潮州话演唱的曲句。而且,这个潮州曲谱和唱法以后就变成一个固定模式,也就是曲牌,还要加入锣、鼓、弦乐等,才能形成声腔。形成声腔的同时还得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之后,才能算一个新剧种。


  明嘉靖丙寅年《荔镜记》为何就能确认潮剧剧种的形成呢?沈湘渠老师说,一是剧本里行当齐了,二是曲牌与北方的完全不同,比如“斗鹌鹑”“风入松”“油葫芦”等等,都是发挥潮州方言的音乐特性。而且其中所涉及的人物、场景、语言、风俗和审美观等,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一种艺术形式在诞生和形成过程的文化本质和内涵。因此,明嘉靖丙寅年《荔镜记》的刊行,说明1566年潮剧作为南戏的一支已自成声腔独立于世。


  中国剧协主席田汉赋诗赠潮剧


  潮剧《荔镜记》常演不衰,成为潮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也成就了很多表演艺术家。1957年4月,广东省潮、琼、汉剧联合组团赴北京汇报演出,离京前夕,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赋诗三首赠别。此为赠潮剧的一首:“争说多情黄五娘,璇秋乌水各芬芳。湖边细柳迎环佩,江上名桥走凤凰。法曲久曾传海国,潮音今已动宫墙。难忘花落波清夜,荡气回肠听扫窗。”诗中提到的璇秋乌水就是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和梨园戏五娘的扮演者苏乌水,她们都因扮演黄五娘这个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自明清以来,从《荔镜记》到《荔枝记》的剧本影印件,再到1962年《续荔镜记》剧本、1989年由潮州市编写的大型古装潮剧《益春》剧本,潮剧《陈三五娘》的演变历程一目了然,展示了该剧几百年来的传承和发展。陈三和五娘的爱情故事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上一篇: 41册潮剧剧本述说游子恋乡深情
下一篇: 潮剧电影:潮剧发展的历史印记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