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广东潮剧院二团携《八宝与狄青》等剧目赴新加坡演出,场场爆满。发小在朋友圈晒出潮剧迷奶奶看戏的相片,年逾八旬的老人听着熟悉乡音,泪眼婆娑。而在几十年前,酷爱潮剧的奶奶只能通过另一种形式了却乡愁,那就是观看潮剧电影。
“侨二代”
通过潮剧电影认识家乡
在广东潮剧院艺术博物馆橱窗里,摆放着9部汕头拍摄的潮剧电影胶片。第一部是1958年的《火烧临江楼》,由香港华文公司在汕头市取景拍摄完成,在海外放映时受到热烈欢迎,有老华侨甚至一连看了不下十遍,很多“侨二代”也正是通过潮剧电影认识了家乡。紧随其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又有《苏六娘》、《告亲夫》、《荔镜记》、《韩江花似锦》、《乳燕迎春》、《刘明珠》等一批潮剧电影问世。文革期间文艺萧条,一直到1984年,才又有了《张春郎削发》,1995年《烟花女与状元郎》拍摄完成。而这个时期戏曲电影早已告别繁盛,之后再无潮剧电影新作品问世。
一个春风和煦的上午,我们来到广东潮剧院专家沈湘渠、黄瑞英老师家做客,听老师讲潮剧电影那些久远的趣事。
潮剧是舞台艺术,电影是镜头艺术,两者是怎样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呢?实际上,说到潮剧电影,首创是在香港。1955年香港拍摄潮剧电影《王金龙》一炮而红,东南亚的影业机构纷纷加入这个行列,香港以强大的市场动力和音像制作能力,承担了为数众多的潮剧电影的拍摄。包括内地拍摄的这9部潮剧艺术影片,不少也是与香港合作的,这也促成了那个年代潮剧电影在潮汕本土的繁荣。
潮剧拍成电影
两者要互相照顾
既然分属不同的艺术形式,潮剧和电影有何不同?沈湘渠老师说,两者各有长处。潮剧表演是演员直接面对观众,可以有很好的互动交流。而影视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上展开故事情节,相对而言不必受时空局限。加上电影可以推特写,演员的面部表情形体动作更加清晰,加大了艺术感染力、表现力,而这类情节在舞台剧中是很难表现的。
其次,潮剧都是程式化的表演,手要怎样抬步要如何迈,一招一式都有固定程式。而电影如果几分钟里镜头都没有切换,观众一定不买账,所以拍成电影就必须用电影语言来表达。说到这里,沈湘渠老师夫人、潮剧知名导演黄瑞英老师给我们做起了示范。老师举了两个例子,比如在戏台上表演小姐从花园回绣楼,演员先走个圈,稍稍转个身,登上楼就可以坐下。而拍电影就不能就地走圈,观众视觉上不会接受,电影导演就得用生活化来处理。再如,在舞台上,演员只要抬起一只手作为屏障,就能够表示与同台的演员隔离开来,然后喊“且住”,进行插叙或倒叙。如果在银幕上出现这样的画面观众会感到别扭,因为运用镜头将人物切开进行插叙、倒叙会更加自然顺畅。至于潮剧里面那些重要的台词、经典的唱段,就不能随便改动。潮剧拍成电影,既要有电影的特色也要存留舞台的精彩。如何做到?沈湘渠老师说,只能是两者互相照顾。
可见,潮剧拍成电影不仅仅是简单的照搬。首先剧本要重新改写,要写分镜头剧本,由电影导演进行再创作。其次,必须有搭景、实景拍摄与舞台记录。瑞英老师跟我们分享了拍摄潮剧电影《张春郎削发》的幕后故事,她是该剧的副导演,而电影导演和摄影师等都是从珠影厂聘任的。影片的内景在珠影摄影棚拍摄完成,随着主人公双娇公主与张春郎的感情纠葛深入展开,开元寺的巨佛金塑、潮州西湖的山光水色、揭阳学宫的庙宇飞檐,都被一一搬上银幕。潮州开元寺的法师还为演员讲解礼佛的有关仪轨。拍摄完成的电影作品,和潮剧《张春郎削发》相比又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呈现。
潮剧走出国门
华侨热捧“人戏”
潮剧电影流行东南亚长达数十年,对潮剧的传播是有积极作用的,甚至一度引发了当地的潮剧热潮。而作为一种音像产品,它记录了剧种,记录了艺人,也记录了时代,给后人了解该时期的潮剧和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至于后来为什么不再时兴潮剧电影,一方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潮剧庞大的海外市场鼓舞港商纷纷投资潮剧电影的生产,国内地方政府也很重视,像《刘明珠》的拍摄就列入国家计划。当然,片商在不盈利的情况下就不再投拍潮剧电影。另一方面,潮剧除了于1960年应邀到香港演出,唯一一次出国是受国家派遣到柬埔寨王国访问演出外,半个世纪前家乡剧团要想出国表演是没有条件的。改革开放后,潮剧充当了对外开放的文化使者。据统计,广东潮剧院建院以来出访境外演出100多个团次,足迹遍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正宗的家乡“人戏”,欣赏到魂牵梦绕的乡音。由此,潮剧电影成为潮剧发展的一种历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