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余锡渠创作的潮剧现代戏《莲花姐妹》
余锡渠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潮剧现代戏《滨海风潮》
说到现代潮剧,大家可以提到不少经典剧目,有的是移植的,也有不少是原创性的优秀剧目。有不少热心致力于创作现代潮剧的剧作家令人难忘。这其中有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就是曾担任汕头地委副书记、副专员的余锡渠同志,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创作了8部现代潮剧,倾注了很多心血。他所创作的潮剧,被人们誉称为“专员戏”,这是潮剧界对他的敬重,也是一种肯定。
近日,本人专访原广东潮剧院副院长、潮剧理论家林淳钧先生,了解“专员戏”的来龙去脉,以此纪念余锡渠这位人民公仆,也钩沉出一段潮剧史上的动人韵事。
创作潮剧动真情
余锡渠是潮汕地区一位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坚强革命者,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使他信奉共产主义,并走上革命之路的。解放前,他冒着生命危险,在潮汕参加地下革命工作和武装斗争;解放后,则是一位乐于奉献,深受群众喜爱的人民公仆。
据林淳钧介绍,余锡渠自小就与潮剧结缘,有很深厚的文学功底。因为喜欢潮剧,因为扎实的文学修养,使他得以如鱼得水地创作出多部精彩的现代潮剧。
这批现代潮剧创作的时间,在1960年至1966年。林淳钧说,之所以强调剧目的创作时间,是因为此时正是全国戏曲界大力提倡现代戏的时候。余锡渠有感于潮剧也需要有一种新的戏风,需要有一批贴近生活,反映当下的现代戏。于是,身体力行,进行了剧本的创作。林淳钧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榜样的力量。正是在吴南生和他的带动下,潮剧的现代戏,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林淳钧说,当年,余锡渠创作了8部现代潮剧,它们是:《龙舌涵》、《韩江水》、《滨海风潮》、《翻身院》、《韩江两岸稻花香》、《新娘子》、《莲花姐妹》、《山门坳》。
这些潮剧,林淳钧说,现在看来,主题鲜明,时代性强,地方色彩浓郁。虽然,已经时移境迁,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仍然有很感人的生活气息,是很能体现当年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这也充分表明,余锡渠同志的创作是有生活和投入感情的,他的戏是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非那些公式化、概念化之类创作所能比拟的。这些现代潮剧,当年演出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深受观众欢迎。
在深情的回忆中,林淳钧赞赏说,作为业余作者,又是那么忙的一位领导同志,锡渠同志的现代潮剧创作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水平,真是难得!
百姓情怀挂心头
林淳钧回忆说,余锡渠是一位本色的人,是没有架子的领导。他的创作态度同样很认真,像他对待别的工作一样的不苟且、不马虎。林淳钧说,记得他常常说过,要创作好剧本,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生活,写出群众关心的事,这样才有人爱看。
他这么说,也如此实践着。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是他的现代潮剧作品中最鲜明,也最感动人的艺术魅力。
林淳钧以《滨海风潮》为例说明这种艺术力量。他说,这个戏可以说是即时入戏的一个作品。1961年一场台风来袭,面对自然灾害,潮汕滨海某生产队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其中有自私的个人利益至上者,也有关心群众生活,带领群众克服困难,战胜灾害,夺得丰收的好干部。
自然灾害的袭击,是一面镜子,由此照出了种种的社会和人生影像,带出了一系列的戏剧矛盾,戏在解决矛盾中高潮迭现,并引人入胜。
他说,虽然也有时代痕迹,但毕竟余锡渠是扎根于生活的创作,不是主题先行者,所以至今读来,仍有相当的感染力。其中,尤其浓郁的潮汕农村气息,让人倍感亲切。例如,“菜苗唔徙丛唔大,大树无枝叶唔青。”等等的唱词,都是富于生活的经验话语,而且地域特色很浓,听来十分亲切。那些人物,也都是生活里的你我他,不是飘浮在面上的纸人,所以,有血有肉,很真切。
林淳钧说,戏中的内容可以过时,可是戏中的人物,却不过时,他们是饱满、生动的,而这正是他始终关切着群众的赤子情怀的表现。
林淳钧说,余锡渠是人民之子,他爱人民,在创作的潮剧现代戏中,这种思想也非常突出。因此,群众也爱戴他,生前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余”,去世后则还深深地怀念着他。
寓教于乐掬情深
这些戏当年的社会效果如何呢?笔者有幸见证了当年的演出盛况。有的剧目,比如《滨海风潮》、《莲花姐妹》、《山门坳》等,在潮汕城乡各地都连演数百场,观众多达几百万人次,不少场的演出是欲罢不能的,可见受欢迎的程度。
林淳钧也说,当年著名作家秦牧同志观看了这些戏后,也十分欣赏,曾夸奖说,锡渠同志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情节细致,语言生动。这是从文学性上对余锡渠现代潮剧的充分肯定。
锡渠同志的作品有几方面的内容。林淳钧对笔者说,一是讴歌新人新事,普及生产知识;二是反映 生活,教育群众。他的写作是有所为的,而不是仅为了自己的热爱。他把潮剧创作同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此帮助工作的开展,宣传社会正面典型,鞭挞不良现象,弘扬正能量精神。
林淳钧道,由余锡渠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聪明、淳朴、厚道,丰富的实践知识,还有长期扎根在农民中所获得的生动语言优势使他的作品有很强的现实主义风格。它是载道的,所载的是社会主义的道;它是寄情的,所寄的是热爱人民的情。
小事件件见襟怀
访谈之际,林淳钧也为笔者讲述了几件余锡渠流传在众口中的逸事,这些小事也可见他的襟怀。
那年,创作《龙舌涵》时,余锡渠是真的投入感情的。当写到其中饥荒年老到不得不卖女换米救亲时,他真的动情了,泪水和墨水一块涌流,使稿纸上的字迹都模糊了,而为他抄稿的同志也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是被自己的作品所感动了。
1962年4月,怡香剧团到澄海冠山排演《韩江水》。那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物质供给很差。有一天,演员突然吃到了猪油炒饭,甚是惊讶。一问方知,是余锡渠把地委分给他增加营养的5斤猪油让人带来,改善演员的生活。余锡渠的关爱和呵护,使不少演员都落泪了。
1963年岁末,怡香剧团在澄海东里排演《滨海风潮》。除夕之夜,余锡渠突然赶来与演员共同过年,虽然大家吃的只有芥菜饭,却其乐融融。后来,演员们才知余锡渠的家离这里只有6公里,但他却舍弃与家人的团聚,而和演员们在一起,就更是让人大受感动了。
1964年,余锡渠的《滨海风潮》出版,出版社给他650元稿费,但他掏出50元凑齐700元后,一起送给怡香剧团,作为演员的补贴。
林淳钧说,这些有关余锡渠的故事,连同他创作的现代潮剧,都成了人们永远的回忆。
是啊,余锡渠与他创作的“专员戏”,已经载入潮剧辉煌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