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院动态 一团动态 二团动态 市团动态 公告栏  
 
大观园看戏 老汕头的共同记忆
【潮剧艺术博物馆藏品故事】
发布时间:2016/8/18 11:03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李德鹏 陈史

  潮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潮汕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为更好地展示南国奇葩的魅力,给无数潮剧爱好者及潮人营造一个寻找文化记忆的精神家园,从本日起,汕头特区晚报与广东潮剧院合办“潮剧艺术博物馆藏品故事”栏目,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解密潮剧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敬请垂注!

  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馆藏丰富,珍藏着潮剧的历史记忆,呈现了潮剧的灿烂和辉煌。“潮剧艺术博物馆藏品故事”栏目将以潮剧艺术博物馆馆藏展品为切入点,按潮剧服装、道具、乐器、音像制品、书籍、图片等系列进行采写报道,挖掘围绕藏品主人、提供者、相关事件以及发现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探寻潮剧文化源流,反映潮剧发展历史,全方位展示潮剧艺术的独特形式与内涵。

  如今每周五晚,广东潮剧院与戏迷们都有“一个约定”——“潮剧大观园·周五有戏”潮剧惠民演出在慧如剧场精彩上演,“看潮剧就到慧如剧场”已成为众多潮剧戏迷的首选。而坐落于老市区国平路的大观园戏院,也曾是众多潮剧剧团、戏班梦寐以求的舞台,这座“潮剧殿堂”也为许多老汕头人留存着一份属于他们的梨园记忆。近日,《汕头经济特区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草案)》在市城乡规划局官网上进行批前征询意见公示,其中荒废已久的大观园戏院计划在原址复建。消息甫一发出,勾起许多老汕头人的集体记忆,时光仿佛又回到那个繁华年代。

偶然得到设计图
制作模型重现原貌

  在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的橱窗中,一件根据1956年大观园修建的设计图纸按1:40比例制作的展品尤为引人关注,这就是原大观园戏院的建筑模型。整座模型用透明塑料板做成屋顶和墙壁,让观者能更清楚地看到模型内部的整体结构。戏院的座位分楼上、楼下两层,均呈梯形向两边放射,保证后排的观众不会被前排挡住视线。整座模型重现当年大观园戏院的原貌,让许多来这里参观的老潮剧戏迷倍感亲切。

↑↑↑大观园旧貌(资料图)

↑↑↑原大观园戏院建筑模型

  制作这件模型的是原广东潮剧院舞美设计赵曙明,为了更好地呈现大观园戏院的原型,在没有任何文献资料的情况下,他找到当年曾在大观园演出的老艺人了解情况,试图还原大观园这座留存在老一辈汕头人心目中的“城市地标”。在找寻资料的过程中,赵曙明又重返位于国平路附近的大观园戏院旧址,想近距离感受这座早已破旧的老建筑。可是,通往大观园戏院的大门紧锁,戏院建筑体也早已倒塌破败。

  说来也巧,赵曙明刚好在这里遇到原大观园戏院经理李湘雄。在表明来意之后,李湘雄拿出数份珍藏多年的大观园戏院资料,其中就有1956年修建时的设计图。这张设计图让赵曙明兴奋不已,回到单位之后,他马不停蹄地开始制作模型透视图。

当年每晚都有演出
戏院几乎场场爆满

  如今重回国平路,早已难觅大观园戏院的身影,只有部分以“大观园”命名的商铺尚能让人依稀感受到它曾经的风光。年过七旬的肖笙在1954年与家人搬到大观园戏院附近,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戏院内安放的都是简陋的木制座椅,东西两侧则是木长凳。演出时,有几个小孩抱着小箱子叫卖零食,而通往二楼的楼梯间则有形似大篷车的小卖部。

  “文革前,大观园每晚都有潮剧演出,戏院几乎是场场爆满。”肖笙说,大观园戏院东侧的福海街住着二十几户人家,每天下午晚饭前,这里的街坊们早早地把家中的竹梯搬出家门,一把把竹梯靠在戏院的窗边以霸占有利位置,等待着晚饭后可以看场“免费演出”。有些老人家无法爬上竹梯,则是倚靠在面向舞台左侧的大门处,静静地聆听着剧场内传出的潮剧唱段。这样的场景,如今回想起来仍让肖笙心生温暖。

  原来大观园戏院的美工詹玉龙如今已是80岁高龄,他仍住在大观园戏院后台改建的老房子里,这里原本是供剧团上下道具的地方。詹玉龙告诉记者,解放后,戏院内的潮剧演出经久不衰,除了有本地剧团外,陆丰、云霄等外地剧团也曾到这里演出。当时一有新戏登场,往往是一票难求,有些剧目连演多场是常态。每到演出之时,大观园戏院门前车水马龙,台上笙箫鼓乐不断。

昔日潮剧圣殿
期盼重建留住乡恋

  据了解,大观园戏院位于老市区国平路,建筑为贝灰结构,于1929年潮阳象头人李茂源集资创建,1934年落成营业。占地面积1929平方米,有1389个座位,舞台宽敞堂皇。在“破四旧”的特殊年代,大观园戏院改名为人民戏院,1986年复名。后来戏院建筑陈旧、舞台严重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经鉴定为危房,无法继续承担文化演艺功能。经市政府批准,大观园戏院在上世纪80年代停止团体演出活动。

  汕头市艺术研究室主任李湘雄曾在1990年至2003年任大观园戏院总经理,当年他接手时,剧院已经没有任何演出活动,只剩下戏院南侧的演员宿舍楼还在开展招待所、桌球室等多种经营。回想起当年,有些戏迷经常带着本子边看边记录剧情介绍和唱词,以便日后收听广播和录音的时候可以边对照着学唱。可以说,那个时代所有关于潮剧的熟悉和喜爱,都是以这种方式培养起来的。

  “每座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发源地,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记忆。”他认为,大观园戏院所在的国平北片区被列入小公园开埠区保护规划范围内,大观园戏院将在原址所在地块进行复建是必要的。大观园戏院是潮剧的圣殿,每个剧团都以能经常走进大观园为荣。在那个没有电视机的年代,看戏成为人们最幸福的精神享受。许多老华侨回到汕头,总要回到大观园戏院附近走走,找寻昔日的记忆,这里也成为联结海内外潮人的亲情纽带。

 

 
 
上一篇: 见证抗战时期新加坡华侨的赤子心
下一篇: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