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到中国戏曲学院为学员授课
去年4月,我市与中国戏曲学院南北携手,以“学校+基地”新模式合办中国戏曲学院首个全日制潮剧本科班,潮剧在2021年秋季正式纳入中国戏曲学院的招生范围。
近日,首个潮剧全日制本科班的28名学子圆满完成第一个学期的课程回到汕头,他们表示第一学期收获满满,不仅系统学习了戏曲理论知识,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表演技巧,对接下来的学业课程充满期待。
◆难忘一课
姚璇秋来到课堂倾囊相授
学员戴淑刁是潮剧本科班的班长,作为28名同学中年龄较大的一位,她以身作则当好表率,带领潮剧本科班的同学刻苦练功,争取好成绩。她表示,近年来,潮剧的发展得到各界的大力支持,戏曲发展关键在人才,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潮剧人才对于潮剧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一名考上首个潮剧全日制本科班的幸运儿,心里满怀感恩。
“学好课程,提升专业,回报家乡,这是我为自己立下的小目标。” 戴淑刁表示,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各种专业技能,还丰富了文化、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
学员们表示,一学期下来,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去年10月19日,潮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姚璇秋到中国戏曲学院为学员授课。作为荣誉教授,87岁高龄的姚璇秋亲临课堂,老艺术家倾囊相授、无私奉献、寄予厚望,让学员们备受鼓舞。
“姚老师这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演好潮剧,把潮剧传承好,这种敬业的精神特别值得年轻一代的文艺青年学习。”学员吴嘉琳表示,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能踏上中国戏曲最高学府学习,享有免学费政策扶持,更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艺术的方式传播正能量,更好服务人民群众。“今年的目标是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嘉琳告诉记者,她将专注学业,在专业方面不断提高艺术水平,为潮剧艺术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国戏课程
学习安排满满当当充满挑战
学员吴俐婷表示,第一个学期不仅有戏曲专业的学习,还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基本功、把子功、戏曲声乐、身韵身段表演,学习课程非常满,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晚上不上课的空档,同学们会到北京的各剧院观摩优秀演员的表演。” 吴俐婷告诉记者,大家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课余时间也希望通过多听、多看、多感受,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提升文化艺术的修养。
她告诉记者,国戏的课程充满挑战,最初来到这里大家就感受到了紧张的氛围。第一堂剧目课,老师先从与潮剧截然不同的唱念开始,教京剧的尖字、团字、口等字的规范,老师嗓音圆润优美,表演感情细腻,这些细节是通过视频无法直接感受的。在课堂上,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也找到用心努力的方向,博采众长,也要坚守剧种特色,她希望能够在勤学善思中取得新的进步,在学有所成之后用潮剧艺术服务于人民。
学员蔡锦浩表示,在国戏的第一学期,最大的收获是可以在戏曲的最高学府学习,接触到更系统更全面的戏曲知识,学习到更多戏曲在唱腔上的技巧,以及更多戏曲舞台的表现形式。他认为,通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更深层次地感受到戏曲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希望我能用更专业的知识和更高的文化素养去创新和传承潮剧。”蔡锦浩告诉记者,潮剧是一个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浓重生活气息的剧种,除了用地方方言演出外,还保留了帮腔合唱等形式,风格独特,表现力强。他认为,潮剧应该利用这种独特的演唱方式,结合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剧情段落,不断丰富潮剧的内容与内涵,创造出更多精彩的曲目。
◆未来可期
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成果
潮剧本科班班主任李艳华副教授对于潮剧学子第一学期的表现给予肯定。她表示,潮剧本科班的学员们非常刻苦努力,除了练好自己的基本功、做好分内的事之外,还注意文化知识、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锻炼。
去年10月18日,该学院特别邀请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姚璇秋,携学生共同表演潮剧经典名剧《江姐》“红梅赞”片段,师生同台“传、帮、带”,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据介绍,该班的教学计划是让学员们在大学一至二年级,规范学习京昆剧目等基础内容;接下来,学员将通过角创课锻炼创编能力和角色的把握;大三将回原籍学习地方戏的唱念、剧目,赓续地方剧种的特色。
迈入2022年,展望新学期,学员们表示,希望能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艺术成果,只争朝夕,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