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获得“全国优秀党员”称号。“感谢党对我的培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姚璇秋。党的教导如明灯,照亮我人生前进方向。”提起这份特殊荣誉,身在广州的姚璇秋接受记者采访时谦虚地表示,自己做得还不够,虽然退休了,但只要潮剧需要我,只要我还能动,我随时都会站出来。
86岁高龄的姚璇秋,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潮剧演员杰出代表,从艺70余载,她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让潮剧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活力。作为一名有6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她用潮音凝聚潮侨心,自觉担当起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使命,并始终无私扶植年轻一代,见证了在党的领导下潮剧艺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演好戏也是为人民服务
忆起从艺之路,姚璇秋感触良多。“我从小生活在潮汕地区,对潮剧耳濡目染。童年时,天灾人祸导致我的父母先后离世。我的两个哥哥进入孤儿院,在孤儿院组织的戏班当演员。而我跟伯母相依为命,受到哥哥们的影响,也学唱了一些潮剧唱段。”
姚璇秋回忆,新中国成立后,潮剧进行了大改革,需要大批新人。在这样的契机下,她被当时的老正顺潮剧团发现,进了剧团,逐渐成为党培养的新一代潮剧演员杰出代表。
“我见过童伶制演员的悲惨生活,也亲身体验到了党领导下废除童伶制为古老剧种带来的全新改变。”姚璇秋表示,党领导下的潮剧,建立了现代化的演剧机制,古老的潮剧面目一新。1956年,追求进步的姚璇秋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教导我,演好戏,也是在为人民服务。”自入党以来,姚璇秋决心用表演服务人民,回报党恩。
爱岗敬业致力潮剧繁荣发展
姚璇秋学艺刻苦,入戏快。在进入正顺剧团短短几个月后,她与名小生翁銮金先生合作,以一折《扫窗会》参加广东省文艺汇演并获得优秀奖,从此一战成名。《扫窗会》不仅奠下她表演艺术的基础,同时奠下她在潮剧的地位。
自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潮剧陆续上京演出,而后辗转到国内其他地区及东南亚各地交流演出。姚璇秋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叶剑英、习仲勋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同时也获得梅兰芳、欧阳予倩、郭沫若、老舍等文化艺术界大师的好评。她继承了潮剧青衣旦行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同时融合各家兄弟剧种之长,在实践中独辟蹊径,让潮剧迸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活力,塑造了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妇女形象,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如《扫窗会》的王金真、《玉堂春》的苏三、《苏六娘》的苏六娘、《辞郎洲》的陈璧娘等。
而在演出的剧目中,姚璇秋也曾出演过多部红色革命题材现代戏。例如潮剧《江姐》中第一代“江姐”的扮演者就是姚璇秋。她告诉记者,潮剧有过很多党史方面的题材剧目,比如《江姐》《澎湃》《七日红》等,都来自党史真正的人物与事件加以创作,搬上舞台,党史上一些重要的事件与人物通过潮剧的形式得到世代传唱。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不忘与人民群众在一起,通过潮剧的形式更好地去传播红色文化。
不遗余力培养青年人才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潮剧发展陷入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姚璇秋率先承担起培养青年人才、传承经典剧目的作用,培养了第二代接班人吴玲儿等新秀,为潮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倾尽毕生所学。
2000年,姚璇秋从剧团退休,可她退而不休,继续无偿参与公益演出和指导学生。2008年,她被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了发挥老艺术家“传帮带”作用,定居广州的她每年往返汕头不下十次。2015年,姚璇秋艺术传习所成立,并入选文化部“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项目,为潮剧艺术传承发展再贡献力量。多年来,经她“传帮带”的一批批学生已成长为潮剧表演界的中流砥柱。姚璇秋说,在“传帮带”的过程中,她也不忘教导学生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德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
2021年4月,汕头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戏曲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合作协议,中国戏曲学院与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合办中国戏曲学院首个全日制潮剧本科班,姚璇秋获颁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证书。
姚璇秋说,“我要感谢党组织对我的培养,没有党就没有今天的我,党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今年5月,“戏亭印象”之小公园有约惠民演出暨“姚璇秋为您上党课”主题活动在小公园举行,姚璇秋讲述她在党的领导下为潮剧事业奋斗的一生,以亲身经历为市民游客讲党史、上党课,勉励青年演员不忘初心,听党话、感党恩,做好人民的文艺事业,传承发扬好潮汕文化、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