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信息 梨园群英 潮剧文库 经典剧照 影音欣赏 院团版社
 
对话姚璇秋:我这一生属于潮剧,86岁高龄退而不休
发布时间:2020/10/15 11:03 来源:南方+ 作者:徐子茗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剧。而提到潮剧,姚璇秋的名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近日,潮剧又一次刷爆了朋友圈。13日,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在广州专访了著名潮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璇秋。她说:“潮剧多年来的发展,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要尽到传承人的责任,不忘初心,把潮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将潮剧魅力带“出圈”

“我这一生都属于潮剧。”聊起从事了70多年的艺术,姚璇秋满怀深情。当应邀演示起潮剧身段,今年已86岁高龄的她仍神采飞扬,手握团扇,莲步轻移,举手投足间仿佛窥见当年舞台神韵。

姚璇秋c1.jpg

仇敏业/摄

姚璇秋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潮剧演员。“新中国成立后,潮剧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姚璇秋回忆,1951年,潮剧界正式宣布废除童伶制,烧毁所有卖身契,由此开启了改革。当时,喜爱潮剧的她曾担心在童伶制下会遭受挨打。这一改革便消除了她的顾虑。

两年后,18岁的她凭借一把好嗓音,加入正顺潮剧团,开旦行戏路。

姚璇秋c2.jpg

《扫窗会》剧照

“当时剧本改革,涌现很多好节目。《扫窗会》是我进入潮剧团后正式学的第一个启蒙戏。”姚璇秋天资聪颖又刻苦,苦练8个月即学成,甚至连做梦、上厕所都在念台词。该折戏保存了潮剧比较古老的唱腔曲牌,做工严谨细致,是潮剧青衣行当中唱做难度较大的重头戏。

这出戏也让姚璇秋一唱成名。1953年,广东省举办首次戏曲改革工作汇报演出,姚璇秋被选中随潮剧代表团参加,表演《扫窗会》和《玉堂春》,初展才华。
“潮剧由此慢慢打开局面。大家意识到,广东有这么好听的潮剧!后来,我们上京演出,到国内更多城市巡演,还走出国门,辗转至东南亚等地交流。”姚璇秋先后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同时也得到了梅兰芳、欧阳予倩、郭沫若、老舍等文化艺术界大师的好评,将潮剧魅力带“出圈”。

姚璇秋c3.jpg

《苏六娘》剧照

退而不休,化身潮剧传播使者

姚璇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塑造了一系列不同性格、横跨古今的舞台人物形象。

早在1959年、1961年,她就尝试“触电”,分别拍摄了《苏六娘》和《荔镜记》(即《陈三五娘》)两部潮剧艺术影片。在影片里,她成功塑造了苏六娘和黄五娘两个古代少女的形象。影片制作细腻,唱段缠绵,文辞雅致,讴歌了古人追求婚姻自主的勇气,也让更多人从荧幕了解潮剧。

姚璇秋c4.jpg

《陈三五娘》剧照

而后,她深入生活,钻研塑造现代人物舞台形象,又排演了《江姐》和《万山红》等现代戏,技艺日臻完善。“不演出就排练,每天的行程密密麻麻。我作为演员,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2008年,姚璇秋被文化部确定为潮剧的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获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姚璇秋c5.jpg

85岁的姚璇秋(左一),正给青年演员传授经典潮剧折子戏《梅亭雪》

如今,姚璇秋已退休20年,但她退而不休,一直关注着潮剧界的最新动态。她化身潮剧艺术的传播使者,不遗余力培养新一代人才,为潮剧传承发挥余热。广东潮剧院有新作品,她一定到场支持。疫情防控期间,也在广州通过语音、视频指导演员排戏。

“非遗艺术要有人来传,才能继续。传承经典剧本,培养年轻人成才。”她深情寄语新时代的潮剧工作者:“希望你们爱这个剧种,喜欢潮剧,不忘初心,好好学习,将来也要把潮剧一代一代传承好。”


 
 
上一篇: “这是剧种的光荣,也是潮汕族群文化的光荣。”
下一篇: 潮剧名家姚璇秋:总书记点赞是对潮剧界的鼓舞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