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剧院动态 一团动态 二团动态 市团动态 公告栏  
 
翰墨点染梨园情
我市画家郑少洲让潮剧之风骨和国画之神韵相映生辉
发布时间:2020/1/8 11:03 来源:汕头日报 作者:魏朝霞

03.jpg

02.jpg

01.jpg


  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潮剧舞台上,生、旦、净、丑各行当,生动演绎梨园风姿;画坛上,钟情梨园的画家,捕捉舞台上精彩的瞬间,笔墨描绘成灵动的永恒,我市画家郑少洲,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潮汕画家,郑少洲一幅幅饱蘸乡土情怀的山水画让人看到这座海滨城市神韵之美,而在潮剧人物画方面,他擅长于把繁复细腻的戏剧元素化为简约的画面造型,在笔墨声色中体现富于戏剧程式化的美感,一个个传统潮剧戏曲人物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意趣盎然。

  

  郑少洲告诉记者,自己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画潮剧人物画,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也源于自己对潮剧的喜爱。作为一个戏迷,郑少洲熟知潮剧的剧情戏理,了解剧中人物的身份、行当、程式表演、头盔、服饰、道具、装扮等,所以,他笔下的戏曲人物,总是能让老戏迷一眼认出剧目。《陈三五娘》、《王茂生进酒》、《桃花过渡》、《柴房会》、《梅亭雪》……郑少洲笔下的戏曲人物都出自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传统潮剧,角色包括青衣、闺门旦、花旦、项衫丑、踢鞋丑、裘头丑、老丑、女丑、小生、老生等潮剧行当。郑少洲感情充沛地构建一个个生动的戏剧画面,用笔墨泼洒潮剧戏魂和戏味。

  青衣的满腔哀怨如泣如诉,闺门旦的脉脉含情娇羞柔媚,花旦的乖巧可爱聪明伶俐,丑行的诙谐滑稽夸张搞笑,小生的端庄儒雅风流倜傥,武生的威武潇洒英气逼人……郑少洲的水墨潮剧人物画,虽然简约,却富于神韵,于笔墨浓淡疏密间,人物的动作、神情跃然纸上。并非梨园子弟,何以对潮剧理解如此深透细腻?原来,自从三、四十年前,喜爱画画和潮剧的郑少洲,便经常“混”入潮剧圈,他结识潮剧界人士,虚心请教名家名导;他到潮剧排练厅看演员排戏,听导演说戏析理;他穿梭于各大戏院观看潮剧演出,观众座中、舞台幕后,两、三个小时的戏出,他凝神观看,捕捉亮点握笔速画。

  “画一戏出,必须熟知剧情,领会其精髓,抓住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断面、一个亮相去体现剧情的中心思想。要了解剧中人物性格、内心世界,再将这些理解渗透入画。通过人物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借助服装、道具、水袖、背景处理等渲染,生动形象地表达剧情和情感。”“画戏剧人物,就必须了解戏剧的特点和肢体语言。演员不同、角色不同、行当不同,每个动作都有不同的表达。必须从演员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抬头,就知道其要表达的是什么,比如一只脚抬高就是要过门槛;一只手掩耳、头转弯意为偷听;两个人中间站着一个人,三人同时一顿一闪,就是在抬轿;摇头、甩动头上翎子表达内心悲痛……”郑少洲娓娓道来,让人深深感受到他潇洒泼墨背后对潮剧所倾注的热情和心血。

  观郑少洲的画,形象鲜活颇接地气,充满了生活气息。《王茂生进酒》这出戏,生活穷困的王茂生得知昔日自己救济过的好兄弟薛仁贵获封平辽王衣锦荣归,欲上门庆贺却苦于无礼物,无奈装了一瓮清水作酒前往,终得进门相见。兄弟畅饮一瓮清水,薛仁贵却说水比酒香,饮水要思源。于是,宾主共饮汾河水,佳话留予后人传。在郑少洲的画中,王茂生夫妇担着一瓮酒,走在前面的王茂生一只脚急急抬起,却又侧身似回望酒瓮,妻子肩挑酒瓮吃力随行,王茂生惊喜急于去见好兄弟薛仁贵,却又因用水假酒而尴尬担心,画作生动形象地画出了夫妇俩一路担酒那种既欢乐又担忧的复杂心情;在《桃花过渡》这出戏中,苏六娘爱婢桃花奉命前往西胪报信,过江时热心善良的渡伯见其嘴尖舌利聪明伶俐,风趣与之对歌。在郑少洲的画作中,桃花侧着身,左手撑着一把伞,右手兰花指提起腰带,婀娜身段中透出活泼伶俐,渡伯张开两腿弯腰划桨,协调的动作让人仿似看到小船摇曳中两人在调皮对歌。画面充满动感,引人遐想。

  潮剧名丑方展荣演《柴房会》家喻户晓,他对郑少洲画出李老三遇到莫二娘时那种惊慌好奇的心情颇为赞赏:“李老三爬到梯上的那种惊慌的表情,连梯子都会弯,动感非常好!”广东潮剧院原副院长、导演郭楠评价郑少洲“少洲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对潮剧的特色,潮剧的行当很了解,因此画起来也非常生动、形象。”正如郭导所说:“少洲让中国传统水墨画和传统潮剧结缘,为弘扬优秀潮汕文化做了一件美事。”确实,艺术是互通的,这样的相辅相成,正是促进了艺术的更好发展。也如方展荣老师所说:“翰墨梨园本一家”,丹青绘戏魂,生动而传神,郑少洲的水墨潮剧人物画,让潮剧焕发无穷魅力和多彩神韵!

  (图为郑少洲所作潮剧人物画)


 
 
上一篇: 潮剧《赵宠写状》:一顶官帽一出戏
下一篇: 潮剧的花旦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