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坛撷英
   
  潮剧《巧探皇亲府》述说一个官卑职小的县官不畏皇亲权势,通过智慧判定一个疑案。舞台上,演员“唱、做”到位,舞美灯光、布景配合协调,古韵古音的潮剧唱腔优美,复排的《巧探皇亲府》散发着无可抗拒的魅力,使人感受到这份专属于潮汕人的文化和传承。
  潮剧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演出剧目则是潮剧传承与保护的最佳方式。据悉,每年六月份,广东潮剧院都会选择一个时机,展示剧目传承的成果,《巧探皇亲府》是广东潮剧院二团作为今年非遗传承月的展示剧目,由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詹少君亲抓艺术创作,原剧本《吴知县三探国舅府》的导演郭楠为艺术指导,郑松明为导演,集合国家一级演员曾惠刚和优秀演员陈淑贤、陈金辉等组成创作团队,于今年5月份开始传承复排。郑松明导演告诉记者,该剧从原来3个多钟头的时长删减为2个多钟头,不至太冗长,更符合观众的观剧需求,该剧有现代版《潜伏》的味道,当看到这个剧本,发现一个好的契机,因而促成了复排这部剧的完成。
  潮剧行当齐全,各行当表演细腻生动、程式规范,剧中“吴知县”曾惠刚是丑行,而“国舅二夫人许艳香”是青衣跨彩旦行当。从1960年至今一直从事潮剧创作研究的郭楠导演告诉记者,在戏曲行当中,丑行一般处在宾从的位置,当主角挂头牌的戏甚为少见。《巧探皇亲府》就是以官袍丑为第一主角的剧本,“官袍丑是潮剧行当中最有特色的行当,更加有趣味性和特殊性。广东潮剧院二团在这次的编排中,整个团队精诚合作,把之前我编排的剧本浓缩重排,助推了潮剧的传承和发展。”
  好剧本是潮剧的载体和中心,也是潮剧的凭借和依托。《巧探皇亲府》故事的发展为官袍丑行当表演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舞台上,曾惠刚扮演的“吴知县”虽个头矮小生得一副猴形鼠相,却是一个充满正能量有大智慧的清官,曾惠刚告诉记者,在“初审”一场,他运用官袍丑特有的“翅子功”“扇子功”等表演技巧,表现出人物对事件的审视、侦查,更合乎表演的情景,也表现出行当的特点。在此之前,曾惠刚已塑造了《王茂生进酒》中的门官、《巧姻缘》中的唐知县、《四告状》中的戈自明、《鸳鸯榜》中的知县等官袍丑形象,还得到潮剧名丑柯立正、方展荣、陈邦沐等人的指导,
  35
     
   
艺坛撷英  
对潮剧官袍丑风格的演绎有一定的研究和表现。
  在人物内心的深度挖掘上,该剧主要体现在“祭灵”一场,通过吴知县和二夫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人物念白
《巧探皇亲府》剧照
的“抑、扬、顿、挫”和唱腔的“起、承、转、合”更合乎剧情的发展以及人物内心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运用潮剧久无出现的“外江”唱腔,来表现神魂附体的情景和吴知县的机智灵活,同时, “二夫人”陈淑贤的精彩演绎,把人物内心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取得很好的剧场效果。
  陈金辉出演的“国舅”在剧中是一个盛气凌人倚仗权势的皇亲国戚,从开场到第七场中总是以“喝头”的语气对付官位低微的知府、知县。陈金辉说,他主要着重从“国舅”的心里变化过程细节表现,以“唱、做”塑造蛮横、无理、强势的角色。
  潮剧是中国古老戏曲存活于舞台上的生动例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更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潮剧《巧探皇亲府》成功地刻划出剧中人物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把传统的官袍丑行当应用到表演中,从而塑造出一个正直、智慧、正能量而又趣味十足的吴知县,承继传统而有明显地域特色的表演,沁透着潮汕泥土的芳香,带着浓重的地方风味,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