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戏论艺
   
谢惠鹏
  潮剧的成功离不开好的剧本,好的剧本难得,这也是潮剧舞台的现实。然而,戏曲界中,还流行着改编、移植别的剧种的优秀剧目的惯例,如果改编、移植得好,也能出优秀作品的,这种“拿来主义”,就是借鸡生蛋。历史上,潮剧改编、移植兄弟剧种剧目的并不少,其中不乏相当成功,甚至成为经典的,例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蝶恋花》,至今仍是我们改编、移植的成功范例。
  近日,笔者采访了为此剧作曲的著名潮剧作曲家李廷波,了解其中成功的经验,希望给后人一种积极的启发,使潮剧创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把握精神改编佳
  李廷波对笔者说,比如《蝶恋花》,是从京剧改编而来的,1977年,当时汕头地区潮剧团决定改编、排演此剧,但它京味十足,这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可是,要改编成潮剧,这就成了最大的障碍,我们要把它的京味去掉,改成潮味,这是能否改编成功的关键,要使他姓潮啊!从剧本的人物、语言、音乐、曲辞等等都要全面潮剧化。
  事隔多年,李廷波犹深感欣慰。因为《蝶恋花》不但流传下来,而且成了经典,证明了当年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谈到了志浦先生对剧本的两处大胆的改造。其一在“古道别”这场戏上,原本在四句后台歌后,就是戴着铃铛镣铐的杨开慧的独唱,而其他人都只有说白。这太单调了,不利于营造氛围,故李志浦无中生有地加进了一个失明老人的一段民歌体唱词,让他唱道:“你栽花不为自家香,种竹专为别人凉……”又加上杨老夫人的一段唱。这两段唱顺理成章,加得合理、妥贴,很精彩。丰富了戏的内容,也深化了人物,使观众听来更觉“饱耳”。其二是原作表现杨开慧受刑,用了三
  55
     
   
品戏论艺  
个场面,却都很短,不能充分体现敌人的凶残。志浦先生大胆地加以合并,使之成为逐渐推向高潮的主场。
  李廷波说,这么的改编,其实正是精彩的再度创作,很成功,故获得了原剧导演郑亦秋同志的赞誉。
潮剧《蝶恋花》中郑健英饰杨开慧(陈玉盛提供)
  引得潮韵唱好音
  那么,《蝶恋花》的作曲有什么可以肯定?李廷波回顾说,《蝶恋花》的改编最重要的,就是突出潮剧风格,巧妙地引进潮剧音乐,使之充分潮剧化,这就改编成功了。
  他举例子说,比如第一场和第四场,杨开慧有两段重要唱段,原来用《红衲袄》,但试唱后,效果不理想,好像柔美有余,刚强不足,难以表现人物性格,他立即进行改造,对原来的旋律做了移位处理,结果,效果大为改观,更能表现杨开慧的伟岸人格。
  还有第二场也有两段唱,其一是瞎眼老姆所唱的《猛听得老伴一命丧》,这是动人心弦的唱段,是对反动派的强烈指控,是愤火的喷发,要能混合台上台下的情绪,使观众同情,也激起义愤。在具体处理时,他巧妙地从散板开始,转二板、散板、二板快,最后以散板收尾。如此处理,就使节奏紧慢交替,情绪逐渐被深化,既完美表达角色的悲愤,唱腔又散而不乱。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