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信息 梨园群英 潮剧文库 经典剧照 影音欣赏 院团版社
 
潮剧流布图:直观展示潮剧的分布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7/4/5 11:03 来源:汕头特区晚报 作者:陈文惠

潮剧流布图:.jpg

 

  潮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是粤东地方戏曲及地方文化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在广东潮剧院潮剧艺术博物馆的馆藏物品中,有一张古朴的展示台桌,陈列着潮剧流布图标识模型,分别用红色图标代表潮剧粤东发源地、用绿色图标代表当地的潮剧团体、用蓝色图标代表潮剧团体出访到达的国家地区等识别,让人对潮剧的分布和发展一目了然。


  潮剧在粤东发源迄今已有580年历史


  潮剧是中国众多地方戏曲中最具有特色的剧种之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长期从事潮剧研究的广东潮剧院原副院长林淳钧告诉记者,“潮剧迄今已有580年的历史,它的历史比影响巨大的京剧、越剧、黄梅戏和粤剧要长得多。”


  说到潮剧的历史,不少学者都认为,潮剧应从明代嘉靖四十五年(1566)算起,因为这一年刊行的《荔镜记》戏文,有八支曲子标明“潮腔”。既然“潮腔”已经独立存在,潮剧的历史当然应从这个时候起算,这样潮剧的历史至今已有450年。然而,林淳钧认为,潮剧的历史不应从《荔镜记》算起,而应从《刘希必金钗记》起算。《刘希必金钗记》是南戏的潮剧改编本与演出本,剧本标示写于“明宣德六年(1431)”,明宣德七年(1432)在胜寺梨园置立,潮剧的历史应从这个时候起算。


  林淳钧告诉记者,在明初,戏文已南下粤东,并迅速“入乡随俗”潮州化、本土化。潮剧的母体是南戏,所谓“正字母生白字仔”,意思是唱正音(即正字)的南戏生成潮剧(白字戏)。“潮剧是南戏的支脉,它的潮汕文化乡土特色十分鲜明”,林淳钧认为,由于两者的结合,才生成独特的潮剧艺术,“这个距今580年的南戏的潮剧改编演出本的出土,改写了潮剧的历史,潮剧这个古老剧种之所以传统深遽,是由于它吸吮着有九百年历史的南戏母体的乳汁,因此底蕴深厚非常迷人。”


  潮剧戏班下南洋是海外潮剧团最初的雏形


  记者看到,在潮剧流布图中,绿色的圆点代表当地的潮剧团体,标示的位置有广东省、福建省、香港、台湾、澳门,国外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和槟城等国家地区。潮汕地区作为主要流传地,潮剧不仅是一种地方艺术,更是连接海外侨胞血缘亲情的重要桥梁。明清时代潮汕人乘红头船往来于南洋诸国曾留下历史记载和美丽的传说。有资料记载,为了记住家乡,每个下南洋的人身边都带着一包从故国水井里捞起来的泥土,有的人还会带一把椰胡琴或秦琴,在南洋伴随蕉雨椰风,奏一曲潮州弦诗或唱一段潮曲抒发思乡之情。深情的乡音就是潮剧的种子,于是就有了潮剧戏班应邀下南洋。


  据潮剧研究专家沈湘渠老师介绍,泰国是潮汕人很早到达而且人数最多的国家,老华侨说,老正和、老双喜和福来香等潮剧戏班是19世纪中期来到泰国的。新加坡是潮汕人较早抵达聚居的另一个国家,此外,在越南和柬埔寨的潮汕人社区,相传很早就有潮剧演出,到了晚清更是盛极一时。


  据沈湘渠老师编著的《潮剧史话》一书记载,潮剧戏班下南洋,有的回来,有的在当地落地生根,一去不返,这样就形成了最初的海外潮剧团,潮剧流布图中绿色标识的“当地潮剧团体”的繁荣也就窥见一斑。


  潮剧的出访与海内外潮剧团体的繁荣


  在潮剧流布图中,代表潮剧出访到达的蓝色圆点分布最多。林淳钧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潮剧出现海外演出热。据了解,1979年至2010年30年间,广东潮剧院所属剧团到泰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越南、美国、柬埔寨,以及香港、台湾、澳门演出共74团次。1984年至2008年,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所属剧团到泰国、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以及香港、台湾、澳门演出共71团次。海外演出性质有访问演出、商业性演出,或与海外潮人社团联谊活动演出,还有与当地潮剧团联合演出或公演等。


  海内外潮剧潮乐团体欢聚一堂,在潮剧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海内外艺术家和乡亲朋友欢聚一堂,同醉乡音,共叙乡情,交流艺术,据《潮剧史话》记载,1993年2月,汕头举办首届国际潮剧节,这是海内外潮剧的首次盛会。美国、法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与内地共52个潮剧团体参加盛会,满城锣鼓,遍地歌声,梨园子弟、新朋旧友互相观摩又同叙相思之情。1999年10月和2008年11月,汕头又成功举办第二、第三届国际潮剧节。


  2012年秋,第四届潮剧节在汕头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港澳地区和内地的56个演出团体,共有近3000名演员参加。


  盛大的节日昭示世人,潮剧是潮汕的,又是世界的,她的根在中国,花开五洲,是将戏曲种子最早撒向海外,传播最广、到处开花的地方剧种。


 
 
上一篇: 八旬剧痴“抢救”潮剧经典
下一篇: 潮起潮落 ——浅析潮剧的困顿与出路
 
 
 
 
 
 
 
 
  汕头市潮剧研究传承中心(广东潮剧院)地址:汕头市金平区潮护路6号
                       邮编:505021 电话:0754-88112102 传真:0754-88112104
                       粤ICP备13008716号 粤公网安备44051102000031号